
即茉莉。《廣群6*芳6*譜·花譜二二·茉莉》:“茉莉一名抹厲,一名沒利,一名末利,一名末麗,一名抹麗。原出 波斯 ,移植南海。”參見“ 茉莉 ”。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末麗漢語 快速查詢。
“末麗”是漢語中對茉莉花的古稱或别稱,屬于音譯外來詞。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末麗即茉莉花,源于波斯語“Mallika”的音譯,早期有多種寫法如“抹厲”“末利”“抹麗”等,後逐漸統一為“茉莉”。其名稱演變反映了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痕迹。
曆史背景與植物特性
茉莉原産于波斯(今伊朗一帶),後通過絲綢之路傳入中國南海地區,成為觀賞與制茶的重要植物。清代《廣群芳譜》記載其别名多達五種,印證了音譯的多樣性。
文學引用
古代詩詞中常以“末麗”代指茉莉,如清代屈大均詩句“樹樹奇南結,家家末麗開”,以及王士祿《末麗詞》“香從清夢回時覺,花向美人頭上開”,均描繪了茉莉的香氣與形态。
提示:需注意“末麗”在部分網頁中被誤釋為“末尾的美麗”(如),此為望文生義的錯誤解讀,實際與茉莉的植物屬性無關。
末麗(mò lì)是一個漢字詞語,常用于形容女性容貌美麗、秀麗。它可以用來形容女性的嬌美、清秀、端莊等。
末麗拆分後的部首是木(mù),其字形結構由6畫組成。
末麗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它的字形和發音在演變中有所改變,但意義保持不變。
末麗的繁體字為「末麗」。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末麗」的寫法沒有太大差異。
她的臉龐秀麗動人,是那場舞台上最美的末麗。
末麗可以與其他漢字組合成一些詞語,如:秀麗、美麗、嬌麗等。
末麗的近義詞包括:美麗、秀麗、動人等。
末麗的反義詞為丑陋、普通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