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束伍的意思、束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束伍的解釋

約束部隊;治軍。《尉缭子·束伍令》:“束伍之令曰:五人為伍共一符,收於将吏之所。”《明史·陳純德傳》:“精神不以束伍,而以侵餉……伍虛則無人,安望其練?” 清 曾國藩 《羅忠節公神道碑銘》:“公帶勇至 長沙 。維時 國藩 奉命督治團練,因與公講求束伍、技擊之法,晨夕訓練。”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束伍”是一個源自古代軍事術語的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曆史文獻中均有體現。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二、詳細解釋

  1. 軍事領域的應用
    指通過嚴格規章管理軍隊,确保士兵行動一緻。例如:

    • 《尉缭子·束伍令》記載:“五人為伍共一符,收於将吏之所”,強調以“伍”為單位進行編制和約束。
    • 清代曾國藩在練兵時提到“講求束伍、技擊之法”,體現其作為治軍策略的重要性。
  2. 延伸比喻義
    現代語境中,可比喻任何組織或團隊需具備的紀律性和協作性。例如形容企業、學校等集體的高效運作。


三、曆史出處與例句


四、現代應用

雖源于軍事,但“束伍”的核心理念(紀律性、規範化)適用于現代管理、團隊協作等領域,強調通過制度約束實現高效運作。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曆史案例或軍事陣法,可參考《尉缭子》《宋史》等文獻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束伍是一個漢字詞語,具有多重含義。它的拆分部首是丿和勹,共有10個筆畫。束伍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書法,它是由人物“束”和“五”組合而成的。 在繁體字中,束伍的寫法保持不變,仍然是束伍。隻是在字形上有一些微小差異,比如筆劃的長短和結構稍微有所變化。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束伍在古時候的寫法是稍微不同的。在古代,束伍的部首寫法更多地使用了“爪”和“戈”,并且在形狀上有所差異。 一些例句中可以使用束伍這個詞,以展示其在不同語境中的不同用法。例如:“在軍隊中,士兵們嚴守着自己的束伍。”這句話中,束伍表示軍隊中士兵所組成的整體。 束伍還可以用來組成其他詞語,形成新的含義。例如:“束手無策”表示無法應對,沒有任何辦法;而“束縛”則表示限制或約束某人的自由。 與束伍相關的一些近義詞包括團隊、隊伍等,它們都表示一群人組成的整體。然而,與束伍相對的是散漫、離散等反義詞,它們表示沒有團結或分散的狀态。 綜上所述,束伍是一個漢字詞語,拆分部首為丿和勹,總共有10個筆畫。束伍的寫法在繁體中與簡體字保持一緻。在古代漢字中,它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束伍可以用于形容軍隊、團隊等,也可以通過組詞形成新的含義。比如,“束手無策”和“束縛”等。它的近義詞包括團隊、隊伍,反義詞則是散漫、離散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