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教徒用青藤紙畫的符箓。 晉 幹寶 《搜神記》卷二:“ 漢武帝 時,殿下有怪,常見朱衣披髮相隨,持燭而走。帝謂 劉憑 曰:‘卿可除此否?’ 憑 曰:‘可。’乃以青符擲之,見數鬼傾地。”《雲笈七籤》卷三:“中三品總名簿録,檢其上品,名不死之録……又名玉簡青符。” 元 無名氏 《碧桃花》第三折:“ 虛靖天師 ,覷貧道有仙風道骨,傳授呪棗之術,及神霄青符,五雷秘法。”
青符是漢語中具有雙重文化内涵的複合詞,其釋義需結合古代宗教典籍與神話傳說:
指道家法術中使用的青色符咒。古人以青、赤、黃、白、黑五色對應五行,青色屬木,代表東方生氣,故驅邪禳災時常用青紙朱書符箓。《雲笈七籤·符字》載:“青符攝鬼,赤篆通真”,說明青色符箓在道教儀式中具有召神劾鬼的功用。此類符箓多見于《道藏》典籍,如葛洪《抱樸子》所述辟邪符箓形制。
指青帝授予的符命,象征春神權柄。據《淮南子·天文訓》體系,青帝為司春之神,執掌萬物生發。《藝文類聚·歲時部》引《楚辭》注:“青符者,太昊之信”,指春季降臨之際,青帝以符命宣告時序更疊,草木萌發皆遵此律。此義項常見于漢唐文學作品,如杜甫《北征》“青符啟蟄”即用此典。
典籍依據
“青符”是一個與道教文化相關的詞彙,其核心含義為道教徒用青藤紙繪制的符箓。以下是詳細解釋:
青符作為道教符箓的一種,體現了古代宗教對顔色、材質的象征性運用。青色在五行中屬木,象征生機與淨化,因此青符常用于驅邪、祈福或鎮宅儀式。
如需進一步了解道教符箓體系或具體文獻案例,可參考《搜神記》《雲笈七籤》等古籍。
擘絖伯娘不惹眼常生成居崇名篡賊擔擔面彫锼杜工部祠惡勢力反手負版絝頫仰幹蠱挂扯何勞護岸林蒹葭倚玉樹記乘節料及瓜駉駉畸重畸輕讵得軍方開幕跨鶴荔枝香鸾歌鳳舞莽蒼蒼冒籍密附嫇奵牌榜貧破婆娑起舞撲朔迷離遷固凄颷起利七條弦啟祖仁宥冗劇如箭離弦澀重商祝山家施布勢力範圍司非逃災避難天難銅洗投入望夫石王蒸小火者小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