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華鐘的意思、華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華鐘的解釋

見“ 華鐘 ”。


亦作“ 華鐘 ”。刻有文飾的鐘。《文選·班固<東都賦>》:“於是發鲸魚,鏗華鐘。” 李善 注引 薛綜 《西京賦》注:“海中有大魚曰鲸,海邊又有獸名蒲牢。蒲牢素畏鲸,鲸魚擊,蒲牢則大鳴。凡鐘欲令聲大者,故作蒲牢於上,所以撞之者為鲸魚。鐘有篆刻之文,故曰華也。”《後漢書·馬融傳》:“伐咎鼓,撞華鐘,獵徒縱,赴榛叢。”《文選·何晏<景福殿賦>》:“爾乃開南端之豁達,張筍虡之輪豳,華鐘杌其高懸,悍獸仡以儷陳。” 張銑 注:“華鐘,鐘有文飾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華鐘”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語,具體解釋需結合文獻和語境:

一、基本詞義

“華鐘”通“華鐘”,指刻有紋飾或篆刻的鐘。其中“華”表示雕飾、文采,“鐘”即古代樂器或報時器。

二、文獻出處

  1. 《文選·班固<東都賦>》:“於是發鲸魚,鏗華鐘。”李善注提到鐘上刻有篆文,故稱“華鐘”。
  2. 《後漢書·馬融傳》:“伐咎鼓,撞華鐘”,描述鐘的華美形制與儀式用途。

三、文化典故

古代傳說中,鐘上常鑄“蒲牢”(龍形獸)作為裝飾,因蒲牢畏懼鲸魚,撞擊鐘的杵被雕成鲸魚形狀,以求鐘聲洪亮。這種帶有紋飾的鐘被稱為“華鐘”。

四、作為人名的寓意

現代語境中,“華鐘”作為名字時: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及《文選》注疏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華鐘》的意思

《華鐘》是指一個古代樂器,也叫“鐘狀華彩器”。它是中國傳統音樂中一種銅鐘樂器,形狀像鐘,制作精美,華麗奪目。

拆分部首和筆畫

《華鐘》的拆分部首是“華”,其筆畫數為12。

來源

《華鐘》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它是由中國古代音樂文化發展演變而來。在古代,華鐘被用于宮廷樂隊的演奏。

繁體

《華鐘》的繁體字為「華鐘」。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經曆了多次改革與變化。根據曆史記載,古時候的《華鐘》一詞寫作「華鐘」。

例句

他在演奏《華鐘》時,技巧娴熟,音色悅耳動人。

組詞

華麗、鐘聲、華彩

近義詞

鐘狀樂器、銅鐘

反義詞

樸素樂器、木魚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