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無隅的意思、大方無隅的詳細解釋
大方無隅的解釋
大方:最大的方形;隅:角落,方角,棱角。指最大的方形沒有棱角。比喻空泛的大道理沒有鋒芒。
詞語分解
- 大方的解釋 ∶對于財物不計較、不吝啬村裡人倒很大方,願意管我飯 ∶舉止自然不俗氣;無拘束他舉動活潑;說話很大方爽快 ∶衣着適當她的一個肩帶往下拖垂,用美國的标準來說,使她倒顯得很大方 ∶大道理詳細解釋.謂方正之
- 無隅的解釋 無邊。《老子》:“大方無隅,大器晚成。” 唐 柳宗元 《天對》:“無隈無隅,曷懵厥列。” 明 宋濂 《潛溪邃言》:“居子之道……沖然若虛,淵然若全,渾然若無隅。”
網絡擴展解釋
“大方無隅”出自《道德經》第四十一章,原文為“大白若辱,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是老子哲學中“大道至簡”思想的典型表達。以下是詳細解釋:
本義解析
- 字面含義:
“大方”指最宏大的方正形态,“隅”即角落或棱角。字面意為“最方正的形态反而沒有棱角”,暗喻極緻的事物超越了常規形态的局限。
哲學内涵
- 超越表象的辯證思維
老子通過“大方無隅”強調事物的本質往往與表象相反。真正的“方正”并非棱角分明,而是包容、圓融的至高境界,體現了道家“大巧若拙”的辯證觀。
- 為人處世的引申義
現代多用于形容胸懷寬廣、不計較細節的人。如和提到,寬宏大度者心中無陰暗角落,行事利落且無偏見。
- 對“道”的隱喻
亦有學者認為,“大方無隅”暗指“道”的宏大無形,無法用具體形态或标準衡量,呼應了“道可道,非常道”的核心思想。
現代應用
- 常用于贊美人的豁達胸襟,如:“他待人接物大方無隅,深得團隊信賴。”
- 也可形容設計或理念的完美和諧,如建築設計中“去棱角化”的極簡風格。
注意:部分解釋(如“空泛的大道理無鋒芒”)存在争議,需結合語境理解。建議參考《道德經》原文及權威注解進一步探究。
網絡擴展解釋二
大方無隅是一個成語,意為寬宏大量、不拘小節,并不計較個人得失。下面是有關大方無隅的詳細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大方無隅由“大”、“方”、“無”、“隅”組成。部首分别是“一”、“方”、“無”、“隅”,總共有14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大方無隅的源自《屍子·谟訓》。在繁體字中,大方無隅的寫法為「大方無隅」。
古時候漢字寫法:據了解,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大方無隅的寫法有所不同。然而,我無法提供詳細的古代漢字寫法,請您諒解。
例句:他對待每個人都大方無隅,不計較别人的過失。
組詞:大度、寬宏大量、慷慨、慨然、無所顧忌。
近義詞:寬容、豁達、大量、寬容度。
反義詞:瑣碎、小氣、計較、斤斤計較。
希望這些信息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有任何其他問題,我樂意幫忙!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