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 南朝 梁 柳恽 的美稱。 唐 溫庭筠 《秘書劉尚書挽歌詞》之二:“折花兼蹋月,多唱 柳郎 詞。”
“柳郎”是漢語中的一個古語詞彙,主要含義及解釋如下:
“柳郎”原指對南朝梁文學家柳恽的美稱。柳恽是南朝著名詩人,擅長詩文音律,其作品以清新婉約著稱。唐代詩人溫庭筠曾在《秘書劉尚書挽歌詞》中提及:“折花兼蹋月,多唱柳郎詞”,這裡的“柳郎”即指柳恽。
部分非權威來源(如、12)提到“柳郎”可泛指俊美、才華出衆的男子,或與柳樹相關的傳說形象(如柳樹精靈)。但這一說法缺乏權威文獻支持,可能是現代延伸或民間演繹。
“柳郎”一詞的權威解釋集中于對柳恽的尊稱,其他含義多為引申或誤用。若需深入考證,可參考《漢典》或唐代詩詞注釋。
柳郎是一個用漢字寫成的詞語,它由兩個字組成:柳(liǔ)和郎(láng)。
柳的部首是木(mù),它的五筆是:㇓、㇒、㇑、㇐、一。
郎的部首是⻂(止偏旁),它的五筆是:⺑、⺒、一、㇐、㇑。
《柳郎》是中國古代的民謠和民歌的一種形式,流傳至今。柳郎這個詞也常用于描述一種男子的魅力和風度。
柳郎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柳郞。
在古代,柳郎的漢字寫法可能會有一些差異,主要體現在字形上。
例如,柳的古代寫法有「桺」、「栁」等。
郎的古代寫法有「郞」、「嫏」等。
1. 春風不度柳郎,夏雨不潤梧桐。(形容思念之人不在身邊,心中如坐針氈)
2. 他恬靜如松,卻又懷着一絲柳郎風情。(形容某人溫文爾雅,有獨特魅力)
組詞:柳絮、郎君、柳枝、郞。
近義詞:柳男、柳君。
反義詞:媛女(就女性而言)。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