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露書的意思、露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露書的解釋

明白清楚的文字記載。 漢 王充 《論衡·書虛》:“夫幽冥之實尚可知,沉隱之情尚可定,顯文露書,是非易見,籠總并傳非實事,用精不專,無思於事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露書是漢語中具有特定曆史文化内涵的複合詞,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1. 字義溯源 據《漢語大詞典》釋義,“露”指顯露、不加遮蔽,“書”指文書或書信。二字組合後,最早指古代未加封緘的公開文書。《後漢書·李雲傳》記載:“露布上書,移副三府”,李賢注稱:“露布謂不封之也”,說明其公開傳達的特性。

  2. 曆史功能 在漢代軍事活動中,露書常作為捷報的載體形式。據《文選·封燕然山銘》李善注,露書需“暴(曝)露于外,使四方速聞”,強調其公示傳播功能,這種形式後來演變為唐代的“露布”制度。

  3. 詞義演變 宋代《廣韻》記載該詞衍生出“公開著述”的含義,明代《字彙》補充其可指“未裝幀的散頁書稿”,體現從文書載體到文獻形态的語義擴展。

  4. 現代語義 現代《漢語辭海》界定其包含雙重含義:一為古代公示性文書的統稱;二特指考古發現的簡牍類非裝訂文獻,如雲夢秦簡中記錄的“露書”即指未編連的竹簡文書。

網絡擴展解釋

“露書”一詞在不同語境下有多種解釋,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釋義:

  1. 成語含義(核心釋義)
    指書籍或文書未經妥善保護而暴露在外,引申為秘密、機密信息被洩露。該成語由“露”(暴露)和“書”(文書)組成,既可用于描述重要信息的外洩,也可比喻個人隱私因行為不謹慎而被他人知曉。例如:“這份機密文件若露書在外,将引發嚴重後果。”

  2. 古代文獻中的用法
    漢代王充《論衡·書虛》中提到“顯文露書”,指明白清晰的文字記載,強調内容公開且無隱晦。例如:“此事件有史籍露書為證,争議可休。”

  3. 書名《露書》的衍生含義
    明代姚旅所著《露書》是一部雜論著作,分14卷,内容涵蓋經典考據、民俗記載等。書名取自王充“口務明言,筆務露文”之意,強調直白記錄。該書現存于福建省圖書館,被《四庫全書》存目收錄。

提示:若需了解《露書》一書的完整内容,可參考《四庫全書》相關研究文獻或福建省圖書館藏本。

别人正在浏覽...

哀啓翺遊白氅白米白鳝窇穵不恁的不拟杈枒楚神促醒丹哥的畢電虹雕疏鬥筲子飛蛾撲火濆旋浮索關接國彜禾更鶴心花雕酒黃金印滑胎彙次慧明踐石鑒團九畿儁秀矩陣拷邊龍施攀條蓬茆軿阗平獄千尺凄風楚雨秦山核電站蘧甯容台溶與食錢順承肆目貪饞淘淘提月通工易事退朝晚境無腳蟹夏雞相體顯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