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委任、信用。《後漢書·王堂傳》:“自是委誠求當,不復妄有辭教,郡内稱治。”
(2).投誠,歸順。《宋書·索虜傳》:“是以 秦 趙 羈旅,披榛委誠,施紱乘軒,剖符州郡。”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河水三》:“ 南秦王 仇池 楊難當 捨蕃委誠,重譯拜闕陛見之所也,故殿以 廣德 為名。”
(3).猶傾誠,傾心。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妓女·俠倡》:“誤此子性命者君也。向年委誠於君,君堅不從。 範仲子 因以甘言朝夕誘之,遂訂偕老。”
“委誠”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三個層面解析:
委任與信任
由“委”(委托、委任)和“誠”(真誠)組合而成,表示以真誠的态度将事務托付他人,強調信任與尊重。例如工作場合中,上級對下屬的真誠授權,或人際交往中的誠摯緻意。
投誠與歸順
在曆史或政治語境中,指歸附或投降的行為,如《後漢書》提到的“委誠求當”(推誠相待,虛心求教),以及北魏時期南秦王楊難當的歸順案例。
傾心與誠意
引申為全心全意對待他人,如明代文獻中“委誠于君”描述傾心相待卻被拒絕的情景。
使用場景
如需更多例證或曆史出處,可參考《後漢書》《水經注》等古籍。
委誠(wěi chéng)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誠心誠意地向他人表達自己的意願或态度,表示真誠和坦率。委誠通常用于形容人的心态或行為,表達出真實和溫暖的情感。
委誠的首字部首是女(nǚ),左邊一橫為10畫,右邊一豎為3畫;後字部首是言(yán),上面一橫和下面一撇各為1畫。委誠一共有13畫。
委誠的簡體字來源于繁體字中的委誠。繁體字的“誠”表示真誠和坦率,它由言旁邊上面的一劃加之下面的一點構成。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委誠的女部首同樣是10畫,言部首的一橫和一撇也分别是1畫。然而,古代的字形比較複雜,有些字形在演變的過程中發生了變化。
他向老師委誠地承認了自己的錯誤。
她的眼神裡充滿了委誠和真誠。
隻有委誠地溝通,才能解決彼此之間的誤解。
委曲求全、投誠、誠心誠意、委曲
真誠、坦率、虔誠、忠誠
虛僞、不誠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