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舊指呈送聘請塾師的關書。《兒女英雄傳》第十八回:“請問尊寓在那裡?待弟明日竭誠拜過,再訂吉期,送關奉請。”
“送關”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解釋,需結合具體使用場景區分:
成語含義(現代常用)
指送别被關押的人,多用于親友因犯罪入獄時的離别場景,表達對被關押者的關懷或離别情緒。
使用場景:常見于描述刑事案件的新聞報道或文學作品中,如“家屬在監獄外送關,場面令人唏噓”。
曆史用法(舊時含義)
指舊時呈送聘請私塾教師的聘書(關書),屬禮儀性行為。例如《兒女英雄傳》中“送關奉請”即按禮節正式聘請塾師。
補充說明:
送關一詞常用于古代文學作品中,意思是指陪同或送别朝廷派出的官員出征、巡視或出使。這是一種受到朝廷重視的任務,具有一定的榮譽和責任。
送關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辶”(辵),筆畫數為9畫。部首“辶”表示與行走有關的事物。
《送關》一詞的來源較為複雜,既可表示陪同官員出行,又可指派人送别官員出使。在古代,送關往往需要官府派遣專門的人員或附近百姓一同前往或送行。
送關(繁體字)。
古代文獻中,送關這個詞的寫法多種多樣,如“送關”、“送營”等。這取決于具體的文獻時代和撰寫者的個人習慣。隨着時間的推移,現代标準漢字寫法逐漸統一,這些古代寫法已經不再使用。
1. 今日官員出使,衆人齊聚城門前,熱烈地送關。
2. 将軍出征,千軍萬馬氣勢磅礴,百姓紛紛起身送關。
送行、送别、送往、送迎
送别、護送、警衛
收關、迎接、歡迎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