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渙漫的意思、渙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渙漫的解釋

散失,淹沒。 明 樊獻科 《刻<誠意伯文集>引》:“竊謂公勳業垂於史籍,光昭奕代,而文章流播縉紳,或未免渙漫, 獻科 切懼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渙漫"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字義和引申義兩個層面理解:

一、本義解析

"渙"指水流盛大、彌漫的狀态,如《說文解字》釋"渙"為"流散也",強調擴散性;"漫"則形容水勢浩大而無邊際,如《玉篇》注"漫,水漲也"。二字組合後,"渙漫"本義指水勢盛大、漫溢四散之狀,常見于描述自然水體泛濫的場景。

例:古籍中"川流渙漫"形容河水洶湧漫溢之态。

二、引申義與用法

在文學與日常語境中,"渙漫"引申為散漫無序、缺乏約束的狀态,含輕微貶義:

  1. 行為層面:形容人行事松散、缺乏條理。

    例:"行事渙漫,終難成事"(行為散漫難以成功)。

  2. 精神層面:指注意力分散、精神不集中。

    例:"神思渙漫,讀書不專"(精神渙散無法專注學習)。

  3. 物質層面:描述物體結構松散或分布零亂。

    例:"沙土渙漫,隨風飛揚"(沙土松散易被風吹散)。

三、單字溯源強化理解

四、使用場景建議

該詞多用于書面語,尤見于: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商務印書館,2012年:
    • "渙漫"詞條釋義及古籍用例(卷7,頁1083)。
  2. 《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2016年:
    • "渙""漫"單字訓诂及複合詞演變(頁612,頁892)。
  3. 漢典(www.zdic.net):
    • 字形演變及《說文》原文引證(檢索詞:渙、漫)。
  4. 國學大師(www.guoxuedashi.com):
    • 古典文獻中"渙漫"用例數據庫(如《水經注》《宋史》等)。

(注:部分古籍原文需通過專業數據庫檢索,公衆平台如"國學大師"可查基礎例證。)

網絡擴展解釋

“渙漫”是一個漢語詞語,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出處與用例

該詞最早見于明代文獻,如樊獻科在《刻<誠意伯文集>引》中提到:“文章流播縉紳,或未免渙漫。” 此句指文章在傳播過程中可能出現散失或被淹沒的現象。

網絡解釋

部分詞典将其歸納為古漢語詞彙,現代使用頻率較低,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語境中。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古籍或權威詞典中的用例。

别人正在浏覽...

邦選悖傲崩分邊襕不逞不録側犯成律詞波從婢撺斷摧嗺奠雁法塵返棹耕發貢書孤棟歸孫歸正守丘汗流至踵何家紅華覆鹄國簡敬奸禽矯矯技法驚搐儆鑒浄街槌窘蹶九域塵羁滞空夢媿負了不成砺帶河山靈誨陵田麟麟橹楯爐甘石谟诰磨弄攀緣平地風雷品目繁多侵剝輕險全轉乳臭兒宿惑渟洿題橋志外傅閑曹冷局祥麟威鳳先茔蕭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