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貢書的意思、貢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貢書的解釋

(1).貢士的名冊。 唐 陸龜蒙 《秋賦有期因寄襲美時将主試貢士》詩:“雲似無心水似閒,忽思名在貢書間。”

(2).稱州府呈報給禮部的參加會試的舉人名冊。 宋 文同 《文安縣君劉氏墓志銘》:“故其子 天啟 ,嘗預郡府貢書,占在高等,天人教之也。”

(3).寫信給對方的敬稱。《藝風堂友朋書劄·鄧嘉緝六》:“嗣復貢書,未荷賜答。”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貢書"是漢語複合詞,由"貢"和"書"組合而成。據《漢語大詞典》記載,"貢"本義指進獻方物于帝王,《尚書·禹貢》即載九州貢物制度;"書"甲骨文象手持筆形,本指書寫記錄,後引申為文書典籍。

從構詞法分析,"貢書"屬動賓結構複合詞,特指古代科舉制度中舉子向禮部提交的應試文書。明代《萬曆野獲編》載:"凡鄉試中式者,例具貢書投禮部",可見其作為科舉文書的專用屬性。該詞也指代藩屬國進呈的國書,如《宋史·高麗傳》記載高麗使者"歲貢方物,并上貢書"。

在語義演變中,"貢書"衍生出雙重内涵:既指具體文書載體,又象征知識分子的仕進途徑。清代學者章學誠在《文史通義》中評述:"貢書之制,實為掄才大典",強調其人才選拔功能。現代漢語中,該詞多用于曆史文獻研究領域,保留着特定的文化印記。

需說明的是,"貢書"在現代《現代漢語詞典》中未單列詞條,其釋義主要依據曆代典章制度記載及古漢語研究成果。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撰的《古代漢語詞典》将其歸入曆史詞彙範疇,建議使用者結合具體語境理解詞義。

網絡擴展解釋

“貢書”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曆史語境中有以下三種解釋:

1.貢士名冊

指古代科舉考試中貢士的名單。例如唐代陸龜蒙在《秋賦有期因寄襲美時将主試貢士》一詩中提到“忽思名在貢書間”,即指自己的名字被列入貢士名冊。


2.州府上報禮部的舉人名冊

宋代時,州府需将參加會試的舉人名單上報至禮部,這類名冊也被稱為“貢書”。如宋代文同的《文安縣君劉氏墓志銘》中記載“嘗預郡府貢書”,即指其子曾名列州府上報的舉人名錄。


3.書信中的敬稱

古代書信中,“貢書”可作為對收信人的尊稱,表達謙恭之意。例如清代《藝風堂友朋書劄》中“嗣復貢書,未荷賜答”,即以“貢書”代指寫給對方的信件。


補充說明:

别人正在浏覽...

搬口坌起避捍鬓面擯排愊億步搖冠草碼承伏楚弓楚得粗誦單乏膽寒發竪凋疲底孔嘟呐發語蜂乳分率粉身碎骨負爵膏粥乖别貫轶規迹旱荒宏巨潢治化衣棘猴金舠精擇積刑俊風潰兵遊勇勒勳泠波麗質廬宅明主密圖磨刀霍霍末富摸盲盲腦瓜子偶屬凄薄清涎寝幄球磨機腮龐三番子賞典殺一警百殊境說喜松檻算定跳躁妄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