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輕險的意思、輕險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輕險的解釋

(1).輕躁奸險。《晉書·石季龍載記下》:“ 季龍 心昧德義,幼而輕險,假豹姿於羊質,騁梟心於狼性,始懷怨懟,終行篡奪。”《舊唐書·文苑傳中·齊澣》:“ 麻察 輕險無行,常遊 太平 之門,此日之事,卿豈不知耶?” 清 俞正燮 《癸巳類稿·誦佛經論下》:“操行無聞,輕險有素,毒螫滿懷,妄敦戒業,躁競盈胸,謬稱清淨。”

(2).輕靡奇險。《北齊書·文苑傳序》:“ 江 左 梁 末,彌尚輕險,始自儲宮,刑乎流俗。雜惉懘以成音,故雖悲而不雅。”《周書·王褒庾信傳論》:“其體以淫放為本,其詞以輕險為宗。”

(3).藐視危險。 唐 顧況 《險竿歌》:“ 宛陵 女兒擘飛手,長竿橫空上下走。已能輕險若平地,豈肯身為一家婦。”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輕險"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其含義可從字面拆解并結合古籍用例來理解:

  1. 本義與核心含義:

    • 輕: 本義指分量小,引申為輕浮、輕率、輕視、不莊重。
    • 險: 本義指地勢不平坦、危險,引申為陰險、邪惡、狠毒、不正。
    • 輕險: 結合二字,核心含義指“輕浮陰險” 或“輕薄險惡”。形容人的品性、言行舉止輕佻放蕩且心懷奸詐、手段狠毒。強調其行為既不穩重(輕),又用心不良(險)。
  2. 具體表現與引申:

    • 指人的品性: 形容人性格輕佻浮躁,同時又心術不正,喜歡玩弄陰謀詭計,行為邪惡。這是最主要的用法。
    • 指言論或行為: 形容言語輕率放肆且含有惡意或挑撥性,行為放蕩不檢且帶有危害性。
    • 指風氣或環境(較少用): 形容一種輕浮放蕩且充滿奸詐危險的社會風氣或環境。
  3. 古籍例證與權威參考: 該詞在古代史書和文獻中有所記載,常用于描述奸佞之臣或不良品性:

    • 《漢書》用例: 在《漢書》中多次出現,如描述某人“性輕險”、“行輕險”。班固在《漢書·佞幸傳》中評價某些得寵的近臣時,可能用到類似詞彙(具體篇章需查證),意指他們靠谄媚逢迎上位,品性輕薄且心懷叵測。這體現了史家對這類人物的貶斥。可參考權威的《漢書》點校本,如中華書局版。
    • 其他典籍: 在《資治通鑒》等後世史書或文集中,也可能沿用此詞評價曆史人物。

“輕險”是一個帶有強烈貶義色彩的文言詞彙,主要用于形容人的品性輕薄放蕩、陰險狡詐。它融合了行為上的不莊重(輕)和用心上的邪惡歹毒(險)兩層含義,常出現在史書對奸邪人物的評價中。理解該詞需結合具體的古籍上下文。

古籍引文示例(示意):

網絡擴展解釋

“輕險”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根據具體語境區分。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主要釋義

  1. 輕躁奸險
    指性格輕浮急躁且心懷奸詐。多用于描述人的品行缺陷。
    例證:

    • 《晉書·石季龍載記下》評石季龍“幼而輕險,假豹姿於羊質”
    • 《舊唐書》稱麻察“輕險無行”
  2. 輕靡奇險
    形容文風或藝術風格輕浮绮靡且追求奇異險峻。多用于文學批評。
    例證:

    • 《北齊書·文苑傳序》提到南朝梁末文風“彌尚輕險”
    • 《周書》評王褒、庾信“其詞以輕險為宗”
  3. 藐視危險
    指以輕松态度對待危險,含有無所畏懼的意味。
    例證:

    • 唐代顧況《險竿歌》中“已能輕險若平地”描述雜技藝人的膽識

二、相關補充


三、使用建議

該詞屬古漢語詞彙,現代漢語使用較少,常見于曆史文獻或文學研究領域。需注意語境,避免混淆不同含義。如需完整例句或出處,可參考《晉書》《北齊書》等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扳平畚鬥冰激淩廠獄超羣拔類車到山前自有路槌棒出疆殿陛帝服迵迵斷煙法規發獎廢品鵩賦負局生富室大家軌道交通鬼工雷斧寒律紅本懷誘進退韻繼養狷察枯槐聚蟻餽赆老乞婆樂昏連宇捩舵靈秀麗容籠緻陸通歌鳳驢性子褦襶偶語棄市毗鄰批照清若空窮寇毬門取得去職乳粥三檢蛇腹紋猞猁生小食米石尤風悚慄損除陶養天池瓦溝溫實霞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