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黃巢的意思、黃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黃巢的解釋

(?-884)唐末農民大起義領袖。曹州冤句(今山東菏澤西南)人。私鹽販出身。公元875年起兵響應王仙芝起義。王仙芝戰死後,被推為領袖,稱“沖天大将軍”。率起義軍南下進入福建,攻克廣州,又回軍北伐。881年初進入長安,建立政權,國號“大齊”。後被唐軍包圍,缺糧無援,被迫撤出長安。因腹背受敵,屢戰失利,不久退至泰山狼虎谷,兵敗自6*殺。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黃巢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黃巢(820年—884年)是唐末農民起義領袖,其名字在中國曆史中既代表一場重大民變,也承載着複雜的争議性評價。以下從多個維度綜合解釋:

一、基本背景

二、主要事迹

  1. 軍事策略
    采用流動作戰,十年間轉戰十二省,避實擊虛。曾攻占廣州,後北上渡長江,880年攻克長安稱帝,建“大齊”政權。
  2. 殘暴統治
    因軍糧短缺,起義軍被記載以人肉為食,設“舂磨砦”搗碎百姓作軍糧。攻入長安後屠殺唐宗室及官吏,甚至焚毀宮殿、盜掘皇陵,民間有“黃巢殺人八百萬”的俗語。
  3. 敗亡結局
    883年遭唐軍與沙陀族李克用聯合反攻,退出長安,次年兵敗自殺(一說被外甥所殺),起義最終失敗。

三、曆史影響

四、評價

黃巢是矛盾的綜合體:既是科舉制度下的失意文人,又是颠覆王朝的軍事領袖;既有詩情才氣,又背負食人屠城的惡名。他的起義雖未建立長久政權,卻成為壓垮唐朝的關鍵力量,深刻影響了五代十國的政治格局。

如需進一步了解其詩文或起義細節,可參考權威古籍或曆史研究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詞義解釋

《黃巢》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唐末黃巢領導下的起義軍隊。

拆分部首和筆畫

《黃巢》的部首是“黃”,全拼是“huáng”,共有12個筆畫。

《巢》的部首是“巛”,全拼是“cháo”,共有4個筆畫。

來源

《黃巢》一詞起源于唐朝時期黃巢領導的農民起義,他的軍隊被稱作“黃巢軍”,後來《黃巢》成為了一個專指這支起義軍的詞語。

繁體

繁體字為《黃巢》。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黃巢》的古漢字寫法為“黃巢”。

例句

1. 當年,黃巢領導的起義軍席卷了大半個中國。

2. 唐末的黃巢軍給中原地區帶來了巨大的震動。

組詞

黃巢、黃巢軍、黃巢起義、黃巢之亂。

近義詞

黃巾軍、農民起義軍。

反義詞

政府軍、皇家軍隊。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