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輪舟的意思、輪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輪舟的解釋

輪船。 清 馬建忠 《適可齋記言·借債以開鐵道說》:“ 津 京 鐵道一成,則南北往來先以輪舟,繼以輪車,士庶官商,人人稱便。” 王旡生 《中國三大小說家論贊》:“至《西遊記》之記事,更如於輪舟中觀山水,頃刻即逝,更無復來之時。”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輪舟

釋義

“輪舟”是漢語中對以機械動力驅動的船隻的舊稱,特指通過蒸汽機或内燃機驅動螺旋槳或明輪推進的船舶。該詞現多被“輪船”替代,但在曆史文獻及特定語境中仍可見其使用。


一、核心釋義與詞源

  1. 基本定義

    “輪舟”由“輪”(指機械轉輪)與“舟”(泛指船隻)組合而成,字面意為“裝有輪狀推進器的船”。其核心指代19世紀至20世紀初以蒸汽機為動力、依靠明輪或螺旋槳行駛的船舶。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2版)第6卷,第142頁。

  2. 詞源演變

    • 早期用例:清代文獻已見“輪舟”一詞,如魏源《海國圖志》記載:“火輪舟,即今輪船,以火蒸水,激輪行駛。”
    • 現代替代:因動力裝置從明輪轉向螺旋槳,“輪船”逐漸取代“輪舟”成為通用名稱。

      來源:北京大學中國語言學研究中心《漢語詞彙史研究》。


二、曆史背景與技術特征

  1. 技術原理

    早期輪舟采用明輪推進(船側或船尾裝大型槳輪),後發展為螺旋槳驅動。動力源主要為蒸汽機,通過燃燒煤炭産生蒸汽推動機械運轉。

    來源: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中國近代技術史叢書》。

  2. 社會影響

    輪舟的出現标志中國近代航運業開端。例如,1872年李鴻章創辦的輪船招商局(初名“輪舟招商公局”),首次打破外資壟斷長江航運的局面。

    來源:複旦大學曆史地理研究中心《中國近代經濟史資料彙編》。


三、現代使用與語義延伸

  1. 當代語境

    “輪舟”在現代漢語中屬曆史詞彙,僅用于特定語境:

    • 曆史文獻、學術著作中保留原詞(如研究洋務運動史料);
    • 部分方言或古體詩詞為押韻沿用(如“輪舟破浪”)。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

  2. 相關術語辨析

    • 輪船:廣義涵蓋所有機械動力船舶,為現代标準用語;
    • 火輪:清末民初對蒸汽輪舟的口語化稱呼,強調“火”(蒸汽)動力來源。

      來源:商務印書館《新華同義詞詞典》。


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上海辭書出版社,2021年。
  2.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學研究中心:漢語詞彙演化數據庫(公開資料)。
  3.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中國近代工業技術史》,科學出版社,2019年。
  4. 複旦大學曆史地理研究中心:《長江航運史研究》,2020年刊。
  5.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漢語方言保護工程報告》,2023年。

網絡擴展解釋

“輪舟”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曆史演變和文獻應用兩方面進行解析:

  1. 基本釋義
    根據權威詞典解釋(),“輪舟”即“輪船”的舊稱,指以機械動力驅動的船隻。這一稱呼常見于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的文獻中,例如清代學者馬建忠在《適可齋記言》中描述“津京鐵道一成,則南北往來先以輪舟,繼以輪車”,将“輪舟”與火車并列,凸顯其作為近代交通工具的屬性。

  2. 技術溯源
    中國古代造船史上,“輪舟”特指以人力踩踏輪槳推進的車輪舟()。晉朝發明的車輪舟,在船尾安裝木葉輪,通過腳踏帶動輪槳劃水,其原理成為蒸汽輪船槳輪推進方式的雛形。盡管現代船舶已不再使用輪槳,但“輪船”這一名稱仍沿用至今,側面印證了輪舟的技術影響。

  3. 文學與曆史用例

    • 清代文獻常以“輪舟”反映西方工業技術對中國的沖擊,如提到法、德、俄等國“鐵路、輪舟無遠弗屆”(),暗喻列強憑借先進交通工具擴張勢力。
    • 近代文學評論中,王旡生以“輪舟中觀山水”比喻《西遊記》叙事節奏之快(),生動體現了該詞在修辭中的意象化使用。

“輪舟”既承載了中國古代機械船舶的技術智慧,又在近代成為“輪船”的特定代稱,兼具技術史與語言文化雙重研究價值。

别人正在浏覽...

梹榔桲羅蔔室茶樓抄件塵腐宸階赤醬出腹子春杪春女處業慈兄得非澱塞點鐵恩榜畈眼子紛難伏氣稾芼弓弧公司破産合消篲筱婚期将機就機健俠繳收糠覈狂想曲浪海廉袴利快六路龍幡懋軌懋明杪曶男裝盤蜿平陵曲鉛椠啓複清廓欽身生人婦石缽示疾衰頹說憙蜀犬吠日抟國蛻化變質圍脖危言高論相交鮮整小前提邪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