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曆法推算,列出千百年間年月朔閏的曆書。 晉 杜預 有《春秋長曆》。 南朝 梁 沉約 《上言宜校勘譜籍》:“又詔書甲子,不與長曆相應。” 唐 張說 《賀大衍曆表》:“曆數既在于聖躬,蔔年又表于長曆。”
“長曆”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含義,需結合具體領域理解:
基本定義
指依曆法推算,列出千百年間年月、朔閏(即月相及閏月安排)的曆書,用于曆史年代學或長期時間記錄。例如晉代杜預的《春秋長曆》,主要用于校正曆史事件的時間記錄。
功能與用途
通過遞推法編制長期曆法,如萬年曆,解決傳統曆法年份較短的問題,确保曆法連貫性。南朝沈約曾用其校勘譜籍,唐代張說也以此驗證《大衍曆》的準确性。
星占學中的“長曆”
又稱“星曆表”,記錄七政四餘(日、月、五星及虛星)的視位置數據,用于占星推命。例如查找某日0時的星曜位置,輔助推算出生時的幹支和星象。
應用場景
主要作為古代星占術的核心工具,幫助術士确定命理格局,需結合具體時辰調整數據。
若需進一步驗證曆法相關内容,可參考《春秋長曆》等古籍或權威曆法研究;占星用法則多見于傳統術數文獻。
長曆(zhǎng lì)是一個漢字詞,由“長”和“曆”兩個部分組成。
“長”字的部首是“⻘”,總共有8個筆畫;“曆”字的部首是“⻌”,總共有8個筆畫。
長曆一詞來源于中國古代的曆法,表示一個時期的持續時間或曆史發展的演進。
繁體字中,長曆寫作「長曆」。
在古時候,字形一般更為簡潔,長曆可以寫作「長曆」或者「長厯」。
1. 這項工程的長曆預計需要五年完成。
2. 老師給我們講解了中國曆史的長曆。
長期、長遠、曆史、曆程、曆時。
長久、長時間、悠久。
短暫、短期、短時。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