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北堂的意思、北堂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北堂的解釋

[mother] 古指士大夫家主婦居室,後以代稱母親

婦洗在北堂。——《儀禮·士昏禮》

詳細解釋

(1).古代居室東房的後部。為婦女盥洗之所。《儀禮·士昏禮》:“婦洗在北堂。” 鄭玄 注:“北堂,房中半以北。” 賈公彥 疏:“房與室相連為之,房無北壁,故得北堂之名。”後因以“北堂”指主婦居處。 唐 韓愈 《示兒》詩:“主婦治北堂,膳服適戚疏。” 清 方苞 《工部尚書熊公繼室李淑人墓志銘》:“而淑人留京師,餘嘗拜于北堂。既彌留,入視於寝,迫公事,未得與殯斂。”

(2).指母親的居室。語本《詩·衛風·伯兮》“焉得諼草,言樹之背” 毛 傳:“背,北堂也。” 宋 王禹偁 《寄金鄉張贊善》詩:“年少辭榮自古稀,朝衣不着着斑衣。北堂侍膳侵星起,南畝催耕冒雨歸。” 明 何景明 《白将軍征南兼壽母》詩:“玉帳駐南國,金尊開北堂……報主身何壯,猶牽寸草腸。”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偕計》:“孤幃冷簟,難辭白髮于北堂;另楚寒巫,更撇紅顔於别闥。”

(3).代稱母親。 唐 李白 《贈曆陽褚司馬》詩:“北堂千萬壽,侍奉有光輝。” 宋 王安石 《和微之林亭》:“中園日涉非無趣,保此千鐘慰北堂。” 清 趙翼 《戊戌春日》詩:“北堂夢杳痛難追,春露驚心又一悲。”

(4).可借指祖母。《紅樓夢》第九四回:“海棠何事忽摧隤?今日繁花為底開?應是北堂增壽考,一陽旋復古先梅。”

(5).泛指北屋。 唐 盧照鄰 《明月引》:“橫桂枝於西第,繞菱花於北堂。” 唐 盧照鄰 《長安古意》詩:“娼家日暮紫羅裙,清歌一囀口氛氲。北堂夜夜人如月,南陌朝朝騎似雲。” 宋 梅堯臣 《留題希深美桧亭》詩:“栽萱北堂近,夢草故池連,乘月時來往,清歌思浩然。” 清 恽壽平 《南田論畫》:“餘在北堂閒居,灌花蒔香,涉趣幽豔,玩樂秋容,資我吟嘯。”

(6).指室。與正堂相對而言。 漢 賈誼 《新書·胎教》:“﹝ 史鰌 ﹞謂其子曰:‘我即死,治喪于北堂……生不能正君者,死不當成禮,死而置屍于北堂,於我足矣。’ 靈公 往吊,問其故,其子以父言聞。 靈公 戚然易容而寤曰:‘吾失矣!’立召 蘧伯玉 而進之,召 彌子瑕 而退之,徙喪于堂,成禮而後去。”《南史·袁昂傳》:“ 儉 後為 丹陽 尹,於後堂獨引見 昂 ,指北堂謂曰:‘卿必居此。’”

(7).宗廟放置神主之所。《荀子·宥坐》:“ 子貢 觀於 魯 廟之北堂。” 楊倞 注:“北堂,神主所在也。”

(8).明堂五室之一,在太室之後,位于北方,故稱。 宋 範仲淹 《明堂賦》:“臣聞明堂者天子布政之宮也……堂并包于五室,室辨正于五方。左青陽而右緫章,面明堂而背北堂,耽然太室,儼乎中黃。”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北堂在漢語中主要有以下三層含義,依據權威詞典及文獻解析如下:

一、本義:古代建築中的方位指代

指住宅中位于北面的廳堂,為古代婦女起居、祭祀或舉行儀式的場所。

來源:《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ISBN 9787532603733)釋義:“古代居室東房的後部,為婦女盥洗之所,後泛指正房北面的廳堂。”

典籍印證:《詩經·衛風·伯兮》毛傳:“焉得谖草,言樹之背。” 漢代鄭玄注:“背,北堂也。” 此處“背”即指房屋北側,後引申為北堂。

二、延伸義:母親的代稱

因北堂為古代主婦居所,故成為母親的象征,常見于詩文。

來源:《儀禮·士昏禮》鄭玄注:“北堂,房中半以北……婦人所處。” 後世文人據此以“北堂”指代母親,如唐代白居易詩雲:“北堂千萬壽,侍奉有光輝。”

文化關聯:因古人常在北堂種植萱草(忘憂草),故“萱堂”亦為母親代稱,與“北堂”同源。

三、文化意象:詩文中寄托思念的符號

在古典文學中,“北堂”承載着對母親或家庭的眷戀之情,成為固定意象。

例證:清代顧炎武《寄弟纾及友人江南》詩:“北堂久矣疏甘旨,長路何由慰寂寥。” 此處“北堂”既指母親居所,亦暗含思親之情。

綜合來源: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2. 《詩經》《儀禮》及漢唐注疏(中華書局點校本)
  3. 古典詩文用例(《全唐詩》《顧亭林詩文集》)

網絡擴展解釋

“北堂”一詞在古代漢語中有多重含義,其演變過程與建築布局、社會文化密切相關,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資料的詳細解釋:

一、本義與建築布局

  1. 居室結構
    北堂最初指古代居室東房的後半部,是婦女盥洗、操持家務的場所。由于古代房屋結構中的東房無北牆,故稱“北堂”。例如《儀禮·士昏禮》記載:“婦洗在北堂”,鄭玄注:“北堂,房中半以北。”

  2. 主婦居處象征
    後以“北堂”代指主婦日常活動的區域,如唐代韓愈《示兒》詩雲:“主婦治北堂,膳服適戚疏”。

二、引申義與文化象征

  1. 代指母親
    源自《詩經·衛風·伯兮》“焉得谖草,言樹之背”,毛傳注:“背,北堂也。”古人認為在北堂種植萱草(忘憂草)可緩解母親憂思,故“北堂”逐漸成為母親的代稱。如李白《贈曆陽褚司馬》中“北堂千萬壽,侍奉有光輝”。

  2. 擴展至祖母
    在部分文獻中,“北堂”也用于尊稱祖母,體現家族中女性長輩的地位。

三、其他用法

四、文化關聯

以上解釋綜合了古代文獻、詩詞用例及建築考據,展現了“北堂”從具體空間到文化符號的演變脈絡。更多細節可參考《儀禮》《詩經》及唐宋詩文相關注釋。

别人正在浏覽...

愛河案劍擺飯備位充數倍依變古易常倉皇出逃唱遊楚潤翠節大約摸敵産杜口吞聲惡支煞泛浮費神傅合富歲更名改姓根孤伎薄公币絓結紅情緑意鴻頭黃能黃石書佳尚謹身筋條玑璇空枝兩省裂地分茅臨街率語馬腳貓竹難不成孽子瓶供平仲貧患卻棄仞積三把刀三打不回頭,四打連身轉畬刀沈尹默飾翼梳行四部書袒膊搪突威附委實晤語香花岩香鋪小販斜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