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搪突的意思、搪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搪突的解釋

亦作“ 搪揬 ”。冒犯;抵觸;接觸。 三國 魏 劉劭 《人物志·體别》:“是故彊毅之人,狠剛不和,不戒其彊之搪突,而以順撓厲其抗,是故可以立法,難與入微。” 晉 法顯 《佛國記》:“旃荼羅名為惡人,與人别居。若入城市,則擊木以自異,人則識而避之,不相搪揬。” 清 黃宗羲 《避地賦》:“誰謂莫來莫往兮,亦有麋鹿之搪揬。” 清 昭槤 《嘯亭雜錄·洪稚存》:“ 朱 正色曰:‘吾為君之師輩,乃敢搪突若爾?’”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搪突”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略有差異,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1.發音與注音

2.基本含義

“搪突”主要有兩層含義:

3.詳細解釋

4.使用場景與例句

5.近義詞

“搪突”核心含義為“冒犯”或“接觸”,需結合語境判斷具體指向。其古漢語特征明顯,現代多用于書面或學術讨論,日常交流中建議使用更通俗的替代詞(如“冒犯”“推脫”)。

網絡擴展解釋二

《搪突》的意思

《搪突》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指強行沖撞、頂撞、冒犯他人,有時也可以指推搡、壓制或壓迫他人。

《搪突》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搪突》的拆分部首是手,并且由15個筆畫組成。

《搪突》的來源

《搪突》一詞最早可以追溯到《莊子》這本古代哲學家莊周的著作。在這本書中,莊子用《搪突》來形容一個人或者一個勢力冒犯、頂撞其他人。這個詞慢慢地在口語中得到使用,後來被納入了現代漢語詞彙中。

繁體

《搪突》的繁體字是「搪突」。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人們還沒有規範的字形标準,所以每個人的寫法可能都不太一樣。不過一般來說,古代的《搪突》也是用「搪突」這兩個字來表示的,隻是字形和現代稍有差異。

《搪突》的例句

1. 他在會議上搪突了老闆的權威,導緻被解雇了。

2. 别人的觀點對他很重要,他不喜歡被别人搪突。

3. 當你需要向别人表達意見時,盡量換一種溫和的方式,而不是搪突的态度。

《搪突》的組詞

搪突可以和其他詞彙結合形成組詞,例如:

搪突自用:指以自己的意志為中心,無視他人的意見。

搪突性格:指性格倔強,喜歡頂撞别人。

《搪突》的近義詞

《搪突》的近義詞包括:沖撞、冒犯、頂撞、壓制。

《搪突》的反義詞

《搪突》的反義詞包括:謙和、順從、尊重、妥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