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83-1971)書法家,詩人。原名君默,字中,後改今名,號秋明、匏瓜,浙江吳興(今湖州)人。曾任北京大學教授、北平大學校長。建國後任中央文史館副館長。工楷、行、草書,尤擅行書,清圓秀潤中見剛健遒勁。擅詩,五四新文化運動期間曾發表白話詩。舊體詩詞功力亦深。有《曆代名家學書經驗談輯要釋義》、《沈尹默詩詞集》等。
“沈尹默”一詞需要從兩個角度理解,可能存在一定混淆:
一、作為曆史人物
沈尹默(1883—1971)是中國近現代著名書法家、詩人、教育家,原名君默,後因不滿時局而改名“尹默”(意為“緘默則無需口”)。其生平與成就包括:
二、可能的誤解
部分詞典(如、2)将其名字拆解為成語,解釋為“沉默寡言”。但根據權威資料,此解釋不準确,實為對“沈尹默”人名的誤讀。其名字中的“尹默”源于對時局的抗議,并非成語。
建議:若需探讨其文學或書法理論,可參考《沈尹默詩詞集》等著作,或關注其在新文化運動中的角色。
沈尹默是一個在中國流傳的名字,可以拆分為“沈”、“尹”和“默”。以下是關于它們各自的拆分:
沈:沈的部首是水,總共包含8畫。它的繁體字為瀋。
尹:尹的部首是屍,總共包含6畫。它的繁體字為兒。
默:默的部首是黑,總共包含14畫。它的繁體字和簡體字都相同。
沈尹默這個名字在中國常見,取自《史記·齊太公世家》中的故事。故事中的人物沈尹默是曆史上齊國太師,他專擅兵權,為人沉默寡言而得名。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經曆了多次變化,與現在稍有不同。然而,沈、尹和默的寫法基本保持一緻,沒有太大的變化。
以下是一些關于沈尹默的例句:
1. 沈尹默為人沉默寡言,但其智慧和軍事才能不容小觑。
2. 大家都想知道沈尹默下一步的計劃,但他始終保持沉默。
3. 沒有人敢輕易招惹沈尹默,因為他的冷靜和智謀令人生畏。
沈尹默的組詞和近義詞:
組詞:沈靜、尹氏、默許。
近義詞:沈默、寡言、不語。
沈尹默的反義詞:
反義詞:健談、開朗、多言。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