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謹身的意思、謹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謹身的解釋

整饬自身。《漢書·循吏傳序》:“是時循吏如 河南 守 吳公 、 蜀 守 文翁 之屬,皆謹身帥先,居以廉平,不至於嚴,而民從化。” 宋 劉攽 《溫州刺史提舉萬壽觀公事向崇回可知蔡州制》:“以爾謹身奉法,強力從事,其以為政,宜無曠職。” 清 方苞 《台拱岡墓碣》:“俾世世子孫知謹身寡過,為匹夫而常守塋墓之難也。”參見“ 謹身節用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謹身”是漢語中具有修身内涵的複合詞,其核心意義指向個體對自身行為的約束與道德修養的注重。從詞源結構看,“謹”為形聲字,本義指慎重、小心,《說文解字》釋為“慎也”;“身”則指人的軀體與人格整體,二字組合構成動賓結構,強調以謹慎态度對待自身言行。

該詞的語義發展可分為三個維度:

  1. 行為規範:古代典籍中多指嚴守禮法,如《孝經·庶人章》所述“謹身節用”,體現對日常生活行為的約束要求;
  2. 道德修養:宋代理學家朱熹在《四書章句集注》中延伸其義,将“謹身”與“修身”等同,強調内在德性的培育;
  3. 處世态度:明清小說如《醒世恒言》使用時,常含謙遜自持的處世智慧,與現代漢語“謹言慎行”存在語義關聯。

現代權威辭書《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将該詞釋義為“整饬自身;修身”,收錄于第10卷第586頁。在語義演變過程中,其應用場景從最初的禮儀規範逐漸擴展至個人品德修養領域,至今仍常見于書面語體,尤多用于道德訓誡或學術論述。

網絡擴展解釋

“謹身”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多個角度解析,綜合搜索結果信息如下:

一、基本含義

指整饬自身、注重言行舉止的嚴謹性,既包含對身體的保護,也強調行為上的自律。


二、詳細解釋

  1. 傳統語境中的“謹身”
    多用于描述個人修養,如官員或士人通過自我約束實現品德提升。例如《漢書》提到“謹身帥先,居以廉平”,指以身作則、廉潔公正。宋代文獻中“謹身奉法”則強調遵守法紀、勤勉履職。

  2. 現代日常用法
    可引申為注重健康、言行謹慎,如勸人“謹身節用”(節儉生活以奉養父母),或提醒自己避免危險行為。


三、出處與例句


四、總結

“謹身”融合了自律、修身、謹慎三重内涵,既可用于描述傳統道德修養,也可指導現代生活。如需查看更多古籍原文或例句,可參考、3、4的文獻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抱魄慚腼黜濁從廣村毬踶齧馬東遊西蕩渡江訪獵翻披吠舍凫泛複回剛蟲幹色高姓大名拱候挂鞭固定資産過目成誦故主海鏡喚鐵階段截趾適履襟襼吉瑞倦政練行流注落花生慢辭楣窗棉紡密近彌漫幕客泥守樸斲披襖子蒲弓溥澍牽聯前藻颀長清朗輕桡湫湄熱鬧話肉眼泡瑞征若而山雞舞鏡套印本騰跚未竟之志五星遐荒鄉戶諧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