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節的意思、翠節的詳細解釋
翠節的解釋
(1).綠色的枝莖。 唐 皮日休 《公齋四詠·小桂》:“稜層立翠節,偃騫樛青螭。” 元 虞集 《仁壽寺僧報更生佛祠前生瑞竹有懷故園》詩之一:“蒼筤獨出千叢裡,翠節駢生數尺餘。”
(2).飾以翠羽的符節。 唐 杜甫 《陪柏中丞觀宴将士》詩之一:“幾時來翠節,特地引紅妝。” 宋 晏幾道 《蝶戀花》詞:“翠節紅旌,晚過銀河路。” 清 吳偉業 《清風使節圖》詩:“非買玉環思適 鄭 ,暫時翠節解司兵。”
詞語分解
- 翠的解釋 翠 ì 綠色:翠綠。蒼翠。翠微(青綠的山色,亦泛指青山)。 〔翠鳥〕屬鳴禽類,形似杜鵑,嘴長,頭部深橄榄色,有青綠色斑紋,背青綠色,腹赤褐色,尾短,捕食小魚。 指“翡翠”(硬玉):翠玉。翠镯。珠寶翠鑽
- 節的解釋 節 (節) é 竹子或草木莖分枝長葉的部分:竹節。節外生枝。 物體的分段或兩段之間連接的部分:關節。兩節車廂。 段落,事項:節節(一段一段地,逐步)。節目。 中國曆法把一年分為二十四段,每段開始的名稱
網絡擴展解釋
“翠節”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一、綠色的枝莖
指植物青翠的莖或節,常用于描繪竹、桂等植物的形态。例如:
- 唐代皮日休《公齋四詠·小桂》中“稜層立翠節,偃騫樛青螭”,形容桂樹枝莖青翠挺拔;
- 元代虞集詩中“翠節駢生數尺餘”,描寫竹節叢生的景象。
二、飾以翠羽的符節
古代儀仗或信物,常用翠鳥羽毛裝飾,象征權威。例如:
- 杜甫《陪柏中丞觀宴将士》提及“幾時來翠節”,指代官員儀仗;
- 宋代晏幾道詞中“翠節紅旌,晚過銀河路”,描繪華麗儀仗場景。
補充說明
需注意,個别資料(如)将其解釋為“形容草木繁茂的成語”,但主流權威文獻(漢典、詩詞原典等)均未支持此說法,建議以古典文學中的實際用法為準。
網絡擴展解釋二
《翠節》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 翠節(cuì jié)是一個漢語詞彙,意思是指翠綠的植物的嫩葉。
拆分部首和筆畫:
- 「翠節」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由5個筆畫組成。
來源:
- 「翠節」一詞源于古代漢語,用來形容新鮮嫩綠的植物葉子。
繁體:
- 「翠節」是「翠節」的繁體字。
古時候漢字寫法:
- 在古代,「翠節」這個詞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相似,隻是在字形上可能稍有差異。
例句:
- 「春天來臨,樹上的翠節抽出,為大地增添了一抹生機。」
組詞:
- 組詞方面,與「翠節」相關的詞語有「翠綠」、「嫩翠」等。
近義詞:
- 「綠葉」和「青翠」可以作為「翠節」的近義詞。
反義詞:
- 「黃葉」和「凋零」可以作為「翠節」的反義詞。
希望這些回答對你有幫助!如果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