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果的意思、後果的詳細解釋
後果的解釋
(1) [consequence]∶有害的或不幸的結果
他的愚蠢行為造成的後果之一是喪失了威望
(2) [aftermath]∶後效
原子6*彈爆6*炸造成的後果
詳細解釋
(1).佛教語。指後來的果報。《南齊書·高逸傳論》:“今樹以前因,報以後果,業行交酬,連璅相襲。”
(2).由于某種原因、行為而産生的最後的結果。今多用在壞的方面。 浩然 《豔陽天》第一○二章:“他盤算着自己的行動,盤算着這個行動的後果。”
詞語分解
- 後的解釋 後 (③後⑥後) ò 上古稱君主:商之先後(先王)。 帝王的妻子:皇後。太後。 指空間在背面,反面的,與“前”相對:後窗戶。後面。後學。後綴。後進。 時間較晚,與“先”相對:日後。後福。後期。 指次序,與“前”相對:後排。後十名。 子孫:後輩。後嗣。後裔。後昆。無後(沒有子孫)。 姓。 先前 筆畫數:; 部首:口; 筆順編號:
- 果的解釋 果 ǒ 某些植物花落後含有種子的部分:果實。果品。果木。結果(a.結出果實;b.事情的結局或成效)。 結局,與“因”相對:因果。成果。 堅決:果決。果斷。 确實,真的:果真。如果。 充實,飽足:果腹。 姓。 因 筆畫數:; 部首:木; 筆順編號: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後果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後果在現代漢語中主要指事物發展最終所呈現的狀态,尤其強調由某種原因導緻的負面結局。其釋義可從以下三個權威角度展開:
一、核心釋義
指某種原因或行為引發的最終結果,多帶有消極或不利的傾向性。
例如:
“盲目開發自然資源,必将導緻生态惡化的後果。”
此處的“後果”特指破壞性行為引發的負面結局,隱含警示意味。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
二、詞源與結構分析
- 構詞解析:
“後”表時間或次序的終結(如“事後”),“果”指事件發展的結局(如“結果”),組合後強調最終形成的狀态。
- 感情色彩:
區别于中性詞“結果”,“後果”在語義中天然傾向負面評價,如《辭海》釋例:“後果常指不良的結局。”
來源:《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辭海》(第七版),上海辭書出版社,2020年。
三、使用場景與辨析
- 法律與責任語境:
多用于明确責任歸屬,如“承擔法律後果”,指因違法行為必須接受的懲罰性結果。
- 與近義詞對比:
參考文獻
-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M]. 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
- 辭海編輯委員會. 《辭海》(第七版)[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20.
-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M]. 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
- 李行健.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M].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
網絡擴展解釋
“後果”是一個漢語名詞,指某個行為、決定或事件發生後所産生的結果,通常帶有負面或消極的傾向性。以下是詳細解析:
1. 基本定義
- 核心含義:特指某一行為或事件引發的後續結果,尤其強調其負面影響。例如:“長期熬夜的後果是健康受損。”
- 詞源構成:由“後”(時間或順序上的後續)和“果”(結果)組合而成,字面即“後續的結果”。
2. 使用場景
- 責任關聯:常用于強調責任歸屬,如“你要為自己的行為承擔後果”。
- 警示作用:在提醒潛在風險時使用,如“不遵守規則将導緻嚴重後果”。
- 法律與道德語境:描述違法行為或道德缺失引發的連鎖反應,如“環境污染的後果由全社會承擔”。
3. 語義傾向
- 負面性:相較于中性詞“結果”,“後果”多隱含不良影響,如“事故後果慘重”。
- 嚴重程度:常與“嚴重”“災難性”等形容詞搭配,突出危害性。
4. 語法功能
- 句法角色:主要作主語或賓語,如“後果難以預料”(主語)、“避免不良後果”(賓語)。
- 常見搭配:動詞如“導緻/産生/承擔/預見後果”,形容詞如“直接/間接/長期後果”。
5. 近義詞辨析
- 結果:中性詞,泛指所有結局(如“實驗結果”)。
- 成果:特指積極收獲(如“科研成果”)。
- 結局:側重事件收尾狀态(如“故事結局”)。
示例對比
“他酒後駕車的後果是吊銷駕照”(強調負面結果)
vs
“項目順利完成的結果是團隊晉升”(中性描述)。
别人正在浏覽...
白視徧周布侯部寄倡呼陳白成精撐門戶齒根慈保盜憎主人鄧惠第室斷章取意飛航蜂蛱高士格保梗調寡廉鮮恥裹頭洪細戽鬥回眸一笑講複燋卷介福捷黠經帷計日可待嫉閑妒能開卷困蒙嬾殘兩雄不并立立本羞騾馬會緑波履勘夢雨末志蒲輪且說宂流審觀失會飾潔天物甜言蜜語土衡屠門逶遅文書晤會污殺夏官正小徭役溪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