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降臨保佑。《書·召诰》:“今相 有殷 ,天迪格保,面稽天若,今時既墜厥命。” 孔 傳:“言天道所以至於保安 湯 者,亦如 禹 。” 孔穎達 疏:“格,至也。”一說,猶嘉保。 周秉鈞 易解:“格保,嘉保也。 于省吾 曰:‘格假古通,《中庸》釋文:假,嘉也。’言觀 商 代,天用嘉保之,勉力考求天意,今時已經失掉天命。”
“格保”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解釋,需結合古典文獻和現代用法區分:
一、古典文獻中的含義(主流解釋)
基本釋義:指上天降臨保佑,源自《尚書·召诰》。
例句解析
《尚書》原文:“天迪格保,面稽天若”意為:天道護佑殷商時,君主能順應天意;但後來因失德而失去天命。
二、現代引申義(較少見)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釋為“品格高尚且堅守原則”,可能是将“格”理解為“品格”、“保”理解為“保持”的衍生義,但此用法在古籍中未見直接依據。
使用建議
格保是一個漢字詞,由“格”和“保”兩個部分組成。
“格”的部首是“十”,筆畫數為十畫。它表示豎立起的木闆,引申為規則、标準等概念。而“保”的部首是“人”,筆畫數為三畫。它表示保護、保持等含義。
《格保》一詞來源于古代漢語,現代漢語中仍被廣泛使用。在使用繁體字的地區,也可以用寫作《格保》。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可能會有一些差異。具體要視不同時代和地區而定,但總體上來說,“格保”的基本字形在古時候并未發生重大變化。
以下是一些關于“格保”的例句:
1. 他很重視規則,一直堅守着道德的格保。
2. 請确保文件的完整性和準确性,這是我們的保證。
3. 在這個項目中,我們要确保每個工作人員都遵循公司的規章制度。
除了以上例句,我們還可以通過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來更加深入地理解“格保”:
組詞:格局、格調、保證、保衛、保守
近義詞:規範、準則、維護、保全
反義詞:破壞、違規、放任、毀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