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璧。 唐 韓愈 孟郊 《城南聯句》:“磊落奠鴻璧,參差席香藑。” 清 王灼 《祭海峰先生文》:“鴻璧虯珠,陸離紛錯。”
“鴻璧”是一個漢語詞彙,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鴻璧”指大璧,即大型的玉璧。其中:
該詞多見于古典詩文,例如:
“鴻璧”常被用來形容珍貴、華美之物,或借指高潔的品格。其用法在古籍中多與“虯珠”(盤曲的寶珠)等意象并列,體現文人對珍寶的贊美。
如需進一步了解該詞在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相關詩詞注解。
《鴻璧》是一個中國漢字,它是由“鴻”和“璧”兩個字組成的。在漢字的意義中,鴻璧代表着珍貴寶物,特指非常寶貴的璧玉。
《鴻璧》的拆分部首是鳥(鳥部)和石(石部),它們分别位于字的左邊和右邊。其中,“鳥”部的筆畫數為2,而“石”部的筆畫數為5。
《鴻璧》一詞最早出現在《文選·範雎書上》一篇古代文獻中。在這篇文章中,"鴻璧"是指璧玉中最大、最美、最完整的那一枚。後來,“鴻璧”逐漸成為中國文化中珍貴寶物的代表,并用于形容非常寶貴和珍貴的東西。
《鴻璧》的繁體寫法為「鴻璧」。
古代的漢字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在古代,字形會有變化。根據《說文解字》,古時候“鴻璧”的寫法為「】鴻【璧」。字的形狀有一些差異,但意義相同。
1. 這幅畫是名畫家的傑作,被譽為藝術界的鴻璧。
2. 這封信是國寶級的文物,價值連城,實在是一封鴻璧。
1. 鴻:鴻雁(長途飛行的大雁);鴻運(好運)。
2. 璧:璧心(指玉石的中心部分);璧合(指兩塊玉石合并成一塊)。
近義詞:珍寶、瑰寶、寶物、瑤璧。
反義詞:平庸、普通、無足輕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