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府庫的意思、府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府庫的解釋

舊指國家貯藏財物、兵甲的處所。《孟子·梁惠王下》:“君之倉廩實,府庫充。”《周禮·天官·大府》:“凡萬民之貢,以充府庫。”《禮記·月令》:“﹝季春之月﹞開府庫,出币帛。”《禮記·曲禮下》:“在府言府,在庫言庫。” 鄭玄 注:“府謂寳藏貨賄之處也;庫謂車馬兵甲之處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府庫"是古代漢語中的複合名詞,其核心含義指官府儲存財物、文書的重要場所。據《漢語大詞典》記載,該詞最早見于《周禮》"凡式貢之餘財,以共玩好之用",其中"式貢"即指向府庫繳納的貢賦。其語義可從三個維度解析:

一、字源構成 "府"字從廣從付,《說文解字》釋為"文書藏也",原指存放戶籍檔案的官署,後延伸為管理機構;"庫"字從廣從車,《禮記·月令》鄭玄注稱"物所藏",特指儲藏兵甲戰車的倉庫。二字合用形成"收藏國家重要物資的官方倉庫"的完整概念。

二、功能分類

  1. 財政中樞:如唐代左藏庫存儲全國庸調絹帛,右藏庫收貯金銀珠寶(見《新唐書·食貨志》)。
  2. 典籍重地:漢代石渠閣、唐代弘文館皆屬府庫體系,保管重要典籍文書。
  3. 軍備倉儲:《越絕書》記載春秋吳國"冶城"設有專門儲藏兵器的府庫。

三、制度演變 周代設立"九府"管理體系,秦漢形成"太倉""武庫"等專業府庫。北宋設置"三司"統管全國府庫,據《宋史·職官志》記載,僅汴京便有各類府庫二百餘處。明清時期形成戶部銀庫、工部節慎庫等專業倉儲系統。

該詞在古典文獻中常見于治國方略的讨論,如《管子·牧民》強調"倉廪實而知禮節"的府庫管理思想。現代考古發現如西安唐大明宮遺址出土的"左銀台門"碑刻,印證了史籍記載的府庫布局。

網絡擴展解釋

“府庫”是古代漢語中的常用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釋:

一、基本定義

府庫指古代國家儲藏財物、兵器及文書的重要場所,主要用于存放稅收、貢品、軍械等國家物資。例如《孟子·梁惠王下》提到“府庫充”,即強調國庫充盈的狀态。

二、功能區分

  1. “府”與“庫”的區别:
    • 府:側重儲藏貴重物品(如珍寶、貨币、文書),《禮記》鄭玄注稱“府謂寳藏貨賄之處”。
    • 庫:主要用于存放軍事物資(如車馬、兵甲),《周禮》記載“庫謂車馬兵甲之處”。
      二者常合稱,泛指國家物資管理機構。

三、文獻例證

四、擴展釋義

府庫不僅是物理倉庫,也象征國家財力與治理能力。例如“封府庫”常與政權更疊相關,如劉邦入鹹陽後封存府庫以示不取民財(《史記》典故,網頁未提及但為常見引申)。

參考資料

主要綜合漢典、滬江詞典及《禮記》《周禮》等經典注釋,其他網頁内容用作輔助印證。

别人正在浏覽...

蚌孕雙珠報佛标識嬖人財政危機長笛鄰家船宮黜婦翠玉淡掃蛾眉點除嚲免芳花豐肌秀骨鳳蠟概問耕紡毂輠國家機器國爵豪鸷橫行霸道鴻蔭弧度貨法賈正晉京津唾姬妾酒悲橘中戲連陰雨料面靈鵲填河緑藻猛可名卿巨公叛逆者偏拗蒲楊谯橹寝迹瓊花觀毬路穰儉燃臍日珥榮遇三清客僧多粥少殺時間師尚父矢室私善肅遏韬采妥靠望夕汪锜衛國戲劇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