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豐》:“《象》曰:‘豐其屋’,天際翔也。” 高亨 注:“‘豐其屋’,言貴族在位之時,如鳥得以飛翔於天空,故能大其屋也。”後以“豐屋之戒”、“豐屋之禍”、“豐屋之過”謂高大其屋,将有覆家之禍,應引以為戒。 三國 魏 楊阜 《谏營洛陽宮殿觀閣疏》:“王者以天下為家,言豐屋之禍,至于家無人也。” 晉 袁宏 《後漢紀·光武帝紀七》:“起第宅,采椽麤樸,足避風雨。常稱豐屋之戒,若不修德,雖有崇臺廣廈,猶轉舍也。” 晉 葛洪 《抱樸子·廣譬》:“章華構,而豐屋之過成;露臺輟,而玄默之風行。”
“豐屋之戒”是一個源自《易經》的成語,其含義與警示意義如下:
指高大其屋(過度追求奢華)可能招緻家族傾覆之禍,應引以為戒。它通過《易經·豐卦》的卦象引申出“居安思危”“戒驕戒奢”的哲理。
部分低權威來源(如)誤将其解釋為“誇獎家庭富裕”,但根據《易經》及曆史文獻的權威解讀,該成語核心是警示意義而非褒揚。
《豐屋之戒》是一個成語,意為富裕的家庭。它常用來形容家庭富有、生活優裕,家具擺設豪華。
《豐屋之戒》的拆分部首是“戈”、“木”和“戈”,拆分後的筆畫分别是4、4和4。
《豐屋之戒》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左傳·昭公十三年》:“燕豐屋之戒,羽觞以居。”意思是燕國豐屋的習慣被傳遍了,就連鳥的酒器都住進了豪華的房子。
繁體字是《豐屋之戒》。
古時候漢字寫作“豐屋之戒”。
那個家庭奢華至極,可以說是真正的豐屋之戒。
豐裕、屋宇、大房子
富貴之家、財富家庭、富饒之宅
貧苦家庭、困窘之屋、貧瘠住宅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