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鮑老的意思、鮑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鮑老的解釋

[Baolao-role's name] 古代戲劇中的角色,多戴面具,用其滑稽表演逗人取樂

詳細解釋

古代戲劇腳色名。 宋 無名氏 《張協狀元》戲文第五三出:“好似傀儡棚前,一個鮑老。” 錢南揚 校注:“鮑老,古劇腳色名。《後山詩話》載 楊大年 《傀儡詩》雲:‘鮑老當筵笑郭郎,笑他舞袖太郎當。若教鮑老當筵舞,轉更郎當舞袖長。’郭郎也是腳色名,蓋即引戲,見《樂府雜録》‘傀儡’條。《武林舊事》卷二‘舞隊、大小全棚傀儡’有‘《大小斫刀鮑老》《交袞鮑老》。鮑老似乎與傀儡戲關係特别密切,故上句雲雲。’”《水浒傳》第三三回:“鑼聲響處,衆人喝采。 宋江 看時,卻是一夥舞鮑老的。” 清 黃遵憲 《番客篇》:“藍衫調鮑老,玉瞳輝 文康 。” 徐嘉瑞 《金元戲曲方言考補遺》:“鮑老,滑稽腳色。曲牌有《鮑老催》《耍鮑老》。農村演《大頭和尚戲柳翠》,大頭和尚臃腫郎當即鮑老也…… 昆明 之語謂臃腫郎當之人曰鮑老。”參閱 王國維 《古劇腳色考·鮑老》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鮑老”是古代戲劇中的一種角色,常見于宋元時期的傀儡戲或百戲表演,具有以下特點:

  1. 角色定位
    鮑老屬于滑稽角色,多戴面具、攜銅鑼登場,通過誇張的肢體動作和幽默表演逗樂觀衆。其名稱可能與“抱鑼”諧音相關,因表演時敲擊銅鑼而得名。

  2. 表演特征
    宋代文獻記載,鮑老常與另一角色“郭郎”對比,兩者均以笨拙滑稽著稱。如楊大年詩雲:“鮑老當筵笑郭郎,笑他舞袖太郎當”,體現其動作诙諧、服飾松垮的特點。

  3. 文學意象
    詩詞中常以鮑老比喻笨拙或自嘲形象。例如文天祥《留遠亭》用“當年鮑老不如此”暗諷時局,王以甯詞中“當筵鮑老那能曲”則借其形象表達戲谑之意。

  4. 曆史演變
    南宋《武林舊事》記載傀儡戲中有《交衮鮑老》等劇目,說明其表演形式逐漸豐富,并與傀儡戲深度結合。

鮑老既是宋元戲劇的經典滑稽角色,也是文學中的文化符號,反映了古代民間藝術的诙諧傳統。若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王國維《古劇腳色考》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鮑老》的意思是指鮑勃老師。這個詞可以拆分成“魚”和“老”,其中“魚”是左邊的部首,而“老”是右邊的部首。它的筆畫數是11。《鮑老》一詞來源于中國的網絡流行語,用于稱呼玩遊戲時經驗豐富并且技術高超的玩家。 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鮑老》。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魚的字形可能不同于現代字形,而“老”的字形可能也存在一些變化。 以下是一個關于《鮑老》的例句:他真是個《鮑老》,在遊戲中無人能敵。 一些與《鮑老》相關的組詞可能包括《鮑勃》和《老玩家》。 與《鮑老》有類似意思的近義詞可能是《遊戲高手》或《遊戲老手》。 而與《鮑老》相反意思的反義詞可能是《新手》或《菜鳥》。 希望這些回答能夠幫到你!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