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安營下寨的意思、安營下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安營下寨的解釋

見“ 安營紮寨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安營下寨(ān yíng xià zhài)是一個漢語成語,源自古代軍事用語,現多用于比喻建立臨時據點或開展工作前的籌備。以下從詞典釋義、語義演變、用法示例及權威來源進行解析:


一、核心釋義

  1. 字面含義

    指軍隊抵達某地後搭建帳篷、設立栅欄,建立臨時駐紮地。《漢語大詞典》釋為“軍隊駐紮時設立營寨”,強調軍事行動中的臨時駐防行為。

    • 安:安置、建立;
    • 營:軍營、營地;
    • 下:設置、布置;
    • 寨:防禦工事或營地。
  2. 引申義

    現代漢語中泛指為長期任務或活動做臨時性籌備,如科考隊在山腳安營下寨,或企業在新市場設立辦事處(《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第7版)。


二、語義演變與用法

時代 用法場景 例句
古代軍事 軍隊駐紮防禦 “傳令安營下寨,屯紮軍馬。”(《三國演義》)
現代引申 項目籌備、臨時據點設立 工程隊在工地旁安營下寨,準備施工。

三、權威文獻引用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

    明确标注其本義為“軍隊駐紮時設立營寨”,并收錄于成語條目(第1卷,p. 532)。

  2.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釋義強調“臨時建立住所或工作點”,突出現代引申用法(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

  3. 古籍用例

    明代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四十五回:“吩咐安營下寨,埋鍋造飯”,佐證其軍事淵源。


四、語義關聯詞對比

成語 側重差異
安營紮寨 同義替換,更口語化(《成語大辭典》)
步步為營 強調謹慎推進,非臨時駐紮
穩紮穩打 側重穩妥策略,無關據點設立

參考資料來源:

  1. 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0.
  2.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2016.
  3.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中華書局,2009.
  4. 《成語大辭典》,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2014.

網絡擴展解釋

“安營下寨”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指軍隊駐紮時建立營房和防禦工事,也比喻臨時建立基地或落腳點。其核心含義是通過有序規劃實現暫時性駐紮。


出處與用法

  1. 經典出處
    最早見于《三國演義》第五回:“衆諸侯亦陸續皆至,各自安營下寨,連接二百餘裡。”。
    元代雜劇《千裡獨行》中也有使用:“今領十萬雄兵,清風嶺安營下寨。”。

  2. 語法與結構

    • 詞性:動詞性成語,聯合式結構。
    •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多用于書面語境。
    • 感情色彩:中性詞,無褒貶傾向。

延伸與對比

  1. 近義詞

    • 安營紮寨:意義完全相同,可互換使用。
    • 下寨安營:語序調換,含義一緻。
  2. 反義詞

    • 班師回朝:指軍隊撤回,結束駐紮。
  3. 比喻擴展
    現代語境中可引申為“建立臨時工作或生活基地”,例如科考隊在山中安營下寨。


例句參考

  1. 《三國演義》第十一回:“操教且安營下寨,再做商議。”。
  2. 長社之戰中:“波才大軍安營下寨,砍伐樹木打造攻城器械。”。

如需進一步了解成語接龍或更多古籍用例,可參考《三國演義》相關章節或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鼇波白龜跋來報往表率丑族抵塞對酒當歌蠹糵笃勤耳掴子二項式定理翻湧分甘風逸浮雕祔祀革諱光色關小孤注一擲核黃素何謂赫耀黃金珰嘉靖鑒允徼恩戟架計議瘌痢燎野裡行明聰目瞪口結鬧嚷嚷内情女孫歐杖彭月蒨巧清國青陰權用沙闆兒錢滲合式好詩花式圍衰困數策蜀帝鼠黃同社退恕托寐頑錢葦塘為淵驅魚烏台使君相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