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令政的意思、令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令政的解釋

(1).善政。《書·呂刑》:“天罰不極,庶民罔有令政在于天下。” 孔穎達 疏:“若令衆民無有善政在於天下,則是人主不中,天亦将罰人主。” 明 劉基 《春秋明經·蔡侯鄭伯會于鄧公及戎盟于唐公至自唐》:“君子則曰:‘惟德可以自強。’苟有令政,則 湯 以七十裡無敵於天下矣。”

(2).敬稱他人的嫡妻。 明 汪廷讷 《種玉記·拂券》:“老旦:‘家中有令政麼?’生:‘紅鸞信尚遙。’老旦:‘既然未娶,倘若有人家要招贅,官人不知肯俯從麼?’生:‘憑将快壻招。’”詳“ 令正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令政”是一個漢語詞語,具有兩層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1. 善政
    指良好的政治措施或治理方式。該用法源自《尚書·呂刑》的記載:“天罰不極,庶民罔有令政在于天下。” 孔穎達在注解中強調,若君主不施行善政,則會招緻天罰。明代劉基的《春秋明經》中也提到“令政”與國家強盛的關系。宋代王安石的詩句“商鞅能令政必行”進一步佐證了這一含義。

  2. 敬稱他人的嫡妻
    這一用法多見于明代文獻,如汪廷讷的《種玉記》中,老旦問及“家中有令政麼?”,即指對方的正妻。

二、其他相關用法

三、詩詞與例句

宋代詩詞中多用“令政”表達善政理念,如鄒浩的“坐令政事邈前人”;明代方孝孺的“坐令政化希華勳”則強調政治教化。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尚書》《種玉記》等古籍,或查閱漢典、百度百科等權威釋義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令政》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令政》是一個複合詞彙,由兩個漢字組成。指的是令行政事,即政府的行政命令和政策。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政府以令政來推動社會和國家的發展和運行。

拆分部首和筆畫

《令政》詞的第一個字是令,屬于“人”部首,第二個字是政,屬于“水”部首。

令的筆畫數為五畫,政的筆畫數為六畫。

來源

令的本義是指命令、訓令,政的本義是指治理國家、統治百姓。将令和政合在一起,表示政府通過行政命令來管理和治理國家和百姓的事務。

繁體

繁體字《令政》的寫法為「令政」。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的漢字書寫與現代漢字書寫有所不同。在古代,令的古字形為「令」,類似于人的形狀;政的古字形為「攴」,是一種手的形狀。漢字的書寫形式隨着時間的推移而有所變化。

例句

1. 政府頒布了一項新的令政,旨在加強對環境污染的治理。

2. 隻有遵守令政,才能保證社會的和諧穩定。

組詞

令法、令旨、政府、政策等。

近義詞

行政、行政事務、政務等。

反義詞

自由、民主、平等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