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推囚的意思、推囚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推囚的解釋

審問犯人。 唐 白居易 《酬和元九東川路詩·<山枇杷花>之二》:“若使此花兼解語,推囚禦史定違程。” 宋 蘇轼 《和蔡準郎中見邀遊西湖》之一:“君不見 錢塘 遊宦客,朝推囚,暮決獄,不因人喚何時休!”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推囚"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在現代漢語中已不常用,主要見于古代文獻或特定語境。其核心含義如下:


一、基本釋義

推囚指古代司法活動中審問、審訊囚犯的過程。"推"在此意為推究、審問;"囚"指囚犯、犯人。合指官吏對在押犯人進行案情審查與訊問。

示例:

"官吏每至晚衙,必升堂推囚,以明案情。"

(官吏每到晚間升堂,必審問囚犯以查明案情。)


二、曆史語境與典籍依據

  1. 司法制度中的術語

    唐宋時期,"推囚"是司法程式的關鍵環節,常見于律法文獻。如《唐律疏議·斷獄》規定:"凡推囚須依告狀鞫之,不得于狀外别求他罪。"(審問囚犯須依據訴狀内容,不得額外羅織罪名)。

  2. 文學作品的反映

    白居易《秦中吟·歌舞》有"豈知阌鄉獄,中有凍死囚"之句,暗諷官吏沉溺享樂而疏于"推囚"職責,揭示司法腐敗現象。


三、現代消亡與語義演變

因司法術語現代化,"推囚"一詞逐漸被"審訊""審問"取代,僅存于研究古代法制或文學典籍的學術場景。現代漢語詞典(如《漢語大詞典》)标注其為曆史詞,釋義為"審訊囚犯"。


參考文獻

(注:因古籍原版無網絡鍊接,來源标注為典籍名稱及出版社信息;現代詞典引用紙質版頁碼。)

網絡擴展解釋

“推囚”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審問犯人,主要用于司法或官場語境。以下為詳細解釋:

詞義解析

  1. 基本含義
    “推”指推究、審問,“囚”指囚犯,合指對犯人進行審訊或案件審理的過程。該詞常見于唐代至宋代的文獻中,現代已較少使用。

  2. 文獻例證

    • 唐代白居易在《山枇杷花》中寫道:“若使此花兼解語,推囚禦史定違程”,描述官員因審案繁忙而耽誤行程。
    • 蘇轼《和蔡準郎中見邀遊西湖》提到:“朝推囚,暮決獄”,反映官員日間審問犯人、夜晚判決案件的日常。

使用背景

該詞多用于描述古代司法流程,體現官員的職責。其語境常帶有公務繁重、程式嚴苛的意味,如元稹詩句“晝夜推囚心似灰”即表達審案的疲憊感。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詩句或曆史背景,可參考《白居易集》《蘇轼詩集》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拔萃出群敗道白日夢報稱波幅補牢乘且鸱鸱創楚存糧錯讀德舉鼎饋地痞二象帆具高鳳更始果官闳麗後裔貨畚奸衺腳踝焦情積懑峻網巨蟹座楷體口采髡鬝兩瞽相扶纚屬論人羅裳貌是心非門史暝濛破豔遣奠切尋劬瘠仁鳥蝚蠕失出十指有長短聳慕貼題踢飛腳投劾投蜺吐喽頑陽誣飾無衣仙家酒現時小分小襟小媳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