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持久不变。 明 李东阳 《董公墓志铭》:“老益强力,而性行恆固,量度优远。”
“恒固”是一个汉语词汇,以下为详细解释:
1. 基本含义
指持久不变,形容事物或品性长期稳定、不易动摇。该词多用于描述性格、德行或状态的延续性。
2. 引证出处
最早见于明代李东阳的《董公墓志铭》:“老益强力,而性行恒固,量度优远。”此句意为:年老后愈发强健,性情与操守始终坚定,气度深远。
3. 词性与结构
4. 近义词与反义词
5. 应用与延伸
多用于书面语境,可形容人的品格(如“性行恒固”),也可描述自然或社会现象的稳定性。网络释义中强调其“持久不变”的核心含义。
提示:若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具体用法,可参考《汉语大词典》等权威辞书。
《恒固》是一个汉语词语,表示长久稳定、不变的意思。通常用来形容事物或情况的持久性和稳定性。
《恒固》的拆分为 「恒」和「固」。 「恒」是由「亻」和「艸」组成,它的部首为「亻」,总共有9画。「固」的部首是「囗」,它的字形没有部首,总共有8画。
《恒固》是一个汉字词语,其来源于古代汉族文化和语言。它主要用来形容持久不变的事物和状态,表达了对长期稳定的渴望和追求。
《恒固》的繁体字为「恆固」。繁体字在部分地区或文化中仍然被广泛使用。
在古时候,「恒固」这个词的汉字写法与现代相比略有不同。具体写法如下:
恆:心旁加一个「牛」字旁
固:口旁加一个「里」字旁
1. 他的友谊很恒固,我们可以始终依靠他。
2. 只有通过恒固的努力,我们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1. 恒久:长久不变的。
2. 固定:稳定不变的。
3. 恒心:坚定不移的意志。
1. 坚定:意志坚强、不动摇。
2. 持久:时间长久、不易消失。
3. 稳定:不变、不摇动。
1. 变幻:多变、不稳定。
2. 短暂:时间短、不持久。
3. 不固:不稳定、易变的。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