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關于防守的事務。《周禮·夏官·掌固》:“凡守者受法焉,以通守政。” 鄭玄 注:“通守政者,兵甲役財,難易多少,轉移相給也。”
(2).治理政務。 漢 劉向 《列女傳·楚老萊妻》:“王曰:‘寡人愚陋,獨守宗廟,願先生幸臨之。’ 老萊子 曰:‘僕山野之人,不足守政。’”
“守政”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兩種解釋,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判斷:
指與防守相關的事務或職責,多用于古代軍事管理。例如《周禮·夏官·掌固》提到“通守政”,指協調兵甲、物資等防禦事務。
例句:古代将領需精通守政,确保城池安全。
指治理政務或維護政權穩定。如漢朝劉向《列女傳》中“不足守政”表示不擅長處理政務。現代語境下,亦可延伸為對政治權力的堅守與維護。
例句:政府官員應恪盡職守,以守政為民為己任。
來源參考:綜合查字典()、古籍注釋()及漢語詞典()等解釋。
《守政》是一個詞組,它的意思是指遵守政治規章制度,堅守法律法規,執行政策。
《守政》的拆分部首是宀和攵,宀表示房屋,攵表示手的動作。其中,宀在守字的左邊,攵在宀的右邊。
《守政》的總筆畫數為12畫。
《守政》是現代漢語詞彙,來源于古代的守和政兩個字。守字的本義是守護、保衛,政字的本義是治理、統治。
在繁體字中,《守政》保持不變,仍然寫作「守政」。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守字的形狀與現代稍有不同。守字上面多畫一橫,表示房屋的屋頂。政字的形狀也有所變化,中間的一橫較長,兩邊的一橫略短。整體來說,古代的寫法更加繁複。
1. 我們應該守政,遵守國家的法律。
2. 領導要求我們嚴格執行政策,不能有偏差。
1. 守法:遵守法律。
2. 守規矩:遵守社會公德。
3. 守信用:保持信用,不失信。
遵法、遵紀守法、奉法、依法
違法、違規、違反政策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