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始獨立生活的馬駒。《大戴禮記·夏小正》:“頒馬,分夫婦之駒也。将閒諸則,或取離駒納之則法也。” 孔廣森 補注:“離駒,離母之駒也。馬六尺以下通稱駒,故其齒弱者,别稱離駒,亦取而納之法,教之駕焉。”
“離駒”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基本定義
指開始獨立生活的馬駒,即剛離開母馬、能夠自主生存的小馬。
文獻出處
最早見于《大戴禮記·夏小正》:“頒馬,分夫婦之駒也。将閑諸則,或取離駒納之則法也。”。此處記載了古代對馬匹的管理方式,需将幼駒與母馬分離的規範。
注解說明
清代學者孔廣森在補注中進一步解釋:“離駒,離母之駒也。馬六尺以下通稱駒,故其齒弱者,别稱離駒。”。說明離駒特指體型較小(六尺以下)、牙齒未堅的幼年馬匹,分離後需進行駕車訓練。
該詞現多用于古籍研究或特定語境,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
離駒(lí jū)是一個漢字詞語,由“離”和“駒”兩個字組成。
“離”字的部首是離字部,它的筆畫數為8。而“駒”字的部首是馬字部,它的筆畫數為7。
“離”字的意義是離開,遠離。而“駒”字的意義是一歲的小馬駒。結合在一起,“離駒”可解釋為馬駒遠離母馬。
在繁體字中,“離”字的形狀為離,而“駒”字的形狀為駒。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離”字的形狀為而,而“駒”字的形狀為駒。
1. 那匹離駒在草原上飛快地奔跑。
2. 她放養的離駒已經長大了。
離别、離開、駒子、駒馬
離心、分離、小馬
聚駒、合駒、母馬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