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綽楔的意思、綽楔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綽楔的解釋

亦作“ 綽削 ”。亦作“ 綽屑 ”。1.古時樹于正門兩旁,用以表彰孝義的木柱。《新五代史·李自倫傳》:“其量地之宜,高其外門,門安綽楔,左右建臺,高一丈二尺,廣狹方正稱焉,圬以白而赤其四角,使不孝不義者見之,可以悛心而易行焉。”《元典章新集·戶部·義倉》:“門首竪立綽屑,大書雕刊‘義倉’二字以表眉目。” 清 趙翼 《蔡節婦詩》:“今日泥書旌綽楔,清芬長附《柏舟》詩。”

(2). 明 清 官署牌坊。 明 陸粲 《庚巳編》卷七:“既而解至都司,司門有綽楔,其扁曰:‘萬裡6*鵬程’。” 清 梁紹壬 《兩般秋雨盦隨筆·莫如用猛》:“獨 廣東 東莞縣 署二門以内,高營綽楔,大書四字:‘莫如用猛。’”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綽楔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綽楔”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曆史時期有所演變,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綽楔(chuò xiē) 原指古代樹立于正門兩側的木柱,主要用于表彰孝義行為。例如《新五代史》記載,這種木柱被塗成白色,四角為紅色,以警示不孝不義之人。

二、曆史用途

  1. 表彰孝義
    唐宋至元代,官府會在孝子或義士的家門外豎立綽楔,作為道德典範的标志。如《元典章》提到“門首豎立綽屑(同‘楔’),大書‘義倉’二字”。

  2. 官署牌坊
    明清時期,綽楔演變為官署前的牌坊建築,成為官府威嚴的象征。

三、其他相關

四、示例文獻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典》及《元典章》等古籍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綽楔(chuò xiē)是一個漢字詞,意思是用作連接、固定或穩定的細長物體。該字的拆分部首是“纟”和“斤”,部首“纟”表示與紡織品有關,而部首“斤”表示金屬或工具。 綽楔的筆畫有13畫。根據拆分部首和筆畫,可以推測綽楔的來源是由纖細的紡織品和金屬工具組成的,用于固定或連接物體的細長物體。 在繁體字中,綽楔的寫法與簡體字一緻。 古時候,綽楔的寫法可能與現在的寫法稍有不同。然而,對于該字的具體古代寫法,很難确定。 以下是關于綽楔的例句: 1. 他用綽楔固定了木闆,使其不會松動。 2. 她用綽楔把鋼管連接在一起,确保了安全。 一些與綽楔相關的詞彙包括: 組詞:綽綽有餘、綽號、楔子、楔形 近義詞:固定、連接、穩定 反義詞:松動、脫離、開裂 希望這些信息能夠對你有所幫助!如有其他問題,歡迎繼續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