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凝凝的意思、凝凝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凝凝的解釋

水結成冰的狀态。《楚辭·大招》:“天白顥顥,寒凝凝隻。” 王逸 注:“凝凝,水凍貌。”一本作“ 嶷嶷 ”。 唐 柳宗元 《天對》:“ 狂山 凝凝,冰于北至。” 明 何景明 《九詠》:“素陰肅兮裂肌,灝凝凝兮罔極。”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凝凝”是一個形容詞,主要用來描述液體凝結成固體的狀态,尤其指水結冰時的形态。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本義:指水結成冰的物理狀态,強調寒冷環境下液體的凝固過程。

    • 例:《楚辭·大招》中“寒凝凝隻”,王逸注為“水凍貌”,即冰凍的樣子。
    • 唐代柳宗元《天對》中的“狂山凝凝”,也指北方極寒之地的冰封景象。
  2. 單字解析:

    • “凝”本義為結冰(《說文解字》稱“水堅也”),後引申為聚集、集中等含義,如“凝聚”“凝神”。

二、引申與使用場景

  1. 自然描寫:多用于形容冬季的寒冷或冰雪覆蓋的景象,如“灏凝凝兮罔極”(明·何景明《九詠》)。
  2. 情感比喻:可比喻人的情感冷漠或冷靜狀态,如“素陰肅兮裂肌”(同上)中隱含的肅殺氛圍。

三、文獻出處

“凝凝”以水結冰為核心意象,既描述自然現象,也承載文學化的情感表達。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案例,可參考《楚辭》及柳宗元相關研究。

網絡擴展解釋二

凝凝的意思

凝凝是一個漢字詞語,既可以作為名詞使用,也可以作為動詞使用。作為名詞時,它表示水滴或液體懸浮在物體表面的狀态;作為動詞時,它表示凝結、固化或冷卻。

拆分部首和筆畫

凝凝的部首是冫(冰的偏旁)和心,它的總筆畫數是8。

來源

凝凝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它的字形象征着液體冷卻凝結的過程,表達了物質從液态到固态的變化。

繁體

凝凝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凝凝」,保留了原來的意思和拆分方式。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凝凝的寫法可能稍有不同,但總體上仍然保留了冫和心的結構。具體的寫法有待進一步研究。

例句

1. 晨露凝凝,宛如凝珠挂在花瓣上。

2. 她被冷風吹得渾身冰涼,頭發上凝着凝凝的露珠。

組詞

凝聚、凝結、凝望、凝視、凝聚力

近義詞

凍結、凝固、結冰、固化

反義詞

融化、溶解、液态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