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苞羅的意思、苞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苞羅的解釋

同“ 包羅 ”。包括。苞,通“ 包 ”。 晉 袁宏 《後漢紀·明帝紀下》:“有經數千萬,以虛無為宗,苞羅精麤,無所不統。” 北周 庾信 《周柱國長孫儉神道碑》:“ 太祖文皇帝 駕馭天綱,苞羅英傑。” 唐 柳宗元 《唐故給事中皇太子侍讀陸文通先生墓表》:“其道以生人為主,以 堯 舜 為的,苞羅旁魄,膠轕下上,而不出於正。”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苞羅”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總結如下:

一、基本釋義

“苞羅”同“包羅”,意為包括、涵蓋,指廣泛包含各類事物或内容。例如“苞羅精粗,無所不統”即強調其包容性。

二、通假關系

“苞”在此處為通假字,通“包”(“苞羅”即“包羅”),屬于古代漢語中常見的文字借用現象。

三、文獻例證

該詞在古籍中多次出現:

  1. 晉代袁宏《後漢紀·明帝紀下》:“以虛無為宗,苞羅精麤(粗),無所不統”;
  2. 北周庾信《周柱國長孫儉神道碑》:“苞羅英傑”;
  3. 唐代柳宗元《陸文通先生墓表》:“苞羅旁魄,膠轕下上”。

四、補充說明

“苞羅”屬于曆史詞彙,現代漢語中多直接使用“包羅”,如成語“包羅萬象”。其用法多見于古典文獻,需結合上下文理解具體語境。

如需進一步探究具體古籍原文,可參考、2、4的文獻引述。

網絡擴展解釋二

《苞羅》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苞羅(bāo luó)是指花蕾或未開放的花朵。它是一個漢語詞彙,用來形容植物的未開放的花朵狀态。 拆分部首和筆畫: 《苞羅》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艹”和“罒”。其中,“艹”表示與植物相關,“罒”則是一個常見的部首。其筆畫總共為12畫。 來源: 《苞羅》一詞最早出現在古代文獻中,如《詩經·小雅》中的“幹支苞羅”。它在古代文化中被用來描述花朵或花蕾。 繁體: 《苞羅》的繁體字為「葆羅」。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人們可能使用不同的手寫風格來書寫《苞羅》,但其基本結構和現代寫法相似。 例句: 1. 春天來了,花園裡到處都是苞羅。 2. 這朵苞羅即将開放,我們很期待看到它的花朵。 組詞: 1. 苞蕾(花蕾) 2. 苞葉(花蕾上的葉子) 近義詞: 花蕾、花朵 反義詞: 盛開的花朵、完全開放的花朵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