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诃诟的意思、诃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诃诟的解釋

呵斥辱罵。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青鳳》:“女低頭急去,叟亦出。尾而聽之,訶詬萬端,聞 青鳳 嚶嚶啜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诃诟"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現代漢語詞典中較少收錄。根據古漢語文獻及字義分析,其含義可解釋如下:


诃诟的詞義解析

  1. 诃(hē)

    本義為大聲斥責、怒罵。《說文解字》釋為"大言而怒",引申為嚴厲責備。

    例:古文中"诃"多用于指責他人過失,如《漢書·王莽傳》"诃叱左右"。

  2. 诟(gòu)

    指辱罵、羞辱。《玉篇》注"罵也",含恥辱、诋毀之意。

    例:《禮記·儒行》"常以儒相诟病",鄭玄注:"诟病,猶恥辱也。"

  3. 诃诮(hē gòu)的合成義

    二字連用,強調厲聲辱罵或激烈指責,常見于古代文獻,表露強烈的貶斥情緒。

    例:敦煌變文《燕子賦》中"诃诟不止",形容争吵不休的場景。


權威來源參考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收錄"诃"字釋義為"斥責","诟"字釋義為"辱罵",二者組合強化貶義語境。

    來源:漢語大詞典線上版(需訂閱訪問)。

  2.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指出"诃诟"屬中古漢語複合詞,多見于唐宋筆記小說,表"高聲責罵"。

    來源:商務印書館《古代漢語詞典》第2版,ISBN 9787100043854。

  3. 《說文解字注》(清·段玉裁)

    從字源佐證:"诃"從言、可聲,本為呵斥之聲;"诟"從言、後聲,義為惡言相侵。

    來源:中華書局影印本,1981年。


使用場景與辨析


"诃诟"屬古漢語複合動詞,意為高聲斥責并辱罵,承載較強的負面情緒色彩。其釋義需依托《漢語大詞典》《說文解字》等權威辭書,并結合敦煌文獻等用例佐證。現代使用需注意語境適配性。

網絡擴展解釋

“诃诟”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hē gòu,其含義為“呵斥辱罵”。以下是詳細解釋:


1.詞義解析


2.出處與用法


3.現代語境


4.擴展對比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漢典》《聊齋志異》原文或相關文學解析。

别人正在浏覽...

俺們百馮謗诮包巾北方人鞭棰便翾毖湧不夜侯藏龍卧虎呈樣弛惰刍秣褚薛打燈虎大放悲聲躭嗜曡降地芥釘鞋鬥殺鬥轉頓擗二項式番官改行從善公爺換取昏冒嘉表見原結點進頓金屋藏嬌覺元具體而微枯心連輿并席臨寫離休買身軀謾都謌眉揚目展面紅頸赤默然嵲屼磐石僻惡奇癖秋實春華桑條韋篩子喂驢十圍五攻調竽投旗危巒捂眼兒憲役陷滞媟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