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上的雜草。比喻易得之物。《漢書·夏侯勝傳》:“士病不明經術;經術苟明,其取青紫如俛拾地芥耳。” 顔師古 注:“地芥謂草芥之橫在地上者。俛而拾之,言其易而必得也。” 宋 曾鞏 《本朝政要策·軍賞罰》:“故 世宗 取 淮南 關南 之地, 太祖 平五強國,如拾地芥。” 宋 陸遊 《新年七十有九》詩:“天門邈難窺,地芥亦嬾拾。”
“地芥”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及用法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作如下解釋:
成語關聯
“如拾地芥”出自宋代曾鞏《本朝政要策·軍賞罰》:“如拾地芥”,比喻事情輕而易舉()。
文學化表達
陸遊在《新年七十有九》中寫道:“天門邈難窺,地芥亦嬾拾”,以“地芥”反襯對功名的淡泊()。
多用于古代文獻或書面語,現代口語中較少見,常見于曆史典故或詩詞引用。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古籍案例,可參考《漢書》原文或宋代詩詞集。
《地芥》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指地下生長的野生草本植物。它的拆分部首是“土”和“艹”,總共有10個筆畫。
“地芥”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形成階段。它是由“地”和“芥”兩個字合并而成的。在古時候,漢字的書寫方式與現在略有差異。不過,“地芥”的書寫方式在古代與現代保持基本一緻。
以下是一個例句,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地芥”這個詞的用法:
春天來了,田地裡長滿了鮮豔的地芥。
除了“地芥”,還可以使用相關的詞彙來描述地下生長的野生草本植物,比如“地菜”、“地下菜”等。
與“地芥”意思相近的詞語有“地菜”、“山芥”等。這些詞語都代表着地下生長的野生草本植物。
沒有與“地芥”意思相反的詞語。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