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毫素的意思、毫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毫素的解釋

(1).毛筆和寫字作畫用的白色細絹。後泛稱紙筆。《文選·陸機<文賦>》:“紛威蕤以馺遝,唯毫素之所拟。” 李善 注:“毫,筆也……書縑曰素。” 宋 秦觀 《陳用之學士挽詞》:“願寫此情歌挽者,淚霑毫素不成篇。” 金松岑 《文學上之美術觀》:“故夫肺臟欲鳴,言詞斯發,運之煙墨,被之毫素者,人心之美感,發於不自已者也。”

(2).指文章,書信。 明 張居正 《<雲海子>序》:“即古巖穴之士,殫精神於毫素者,有不以窮約自發憤者哉!” 葉聖陶 《倪煥之》十七:“合并以後,昕夕相親,靈心永通,無煩毫素。”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毫素,漢語複合詞,由“毫”與“素”兩個語素構成。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1. 本義溯源

    “毫”指代古代書寫工具中的毛筆尖端,《說文解字》釋為“長銳毛也”,特指制筆的動物細毛(《漢語大詞典》第9卷)。

    “素”本義為未染色的生絹,《說文解字》注“白緻缯也”,秦漢時期作為文字載體廣泛使用,如《墨子》載“書于竹帛,镂于金石”。

  2. 詞義融合

    二字組合後,“毫素”初指書寫工具與載體的結合體,如《文心雕龍·神思》載“陶鈞文思,貴在虛靜,疏瀹五藏,澡雪精神。積學以儲寶,酌理以富才,研閱以窮照,馴緻以怿辭。然後使玄解之宰,尋聲律而定墨;獨照之匠,窺意象而運斤。此蓋馭文之首術,謀篇之大端。”其中“定墨”即關聯毫素功能。

  3. 引申義發展

    在文學語境中引申為創作行為,如《南齊書·文學傳論》載“屬文之道,事出神思,感召無象,變化不窮。俱五聲之音響,而出言異句;等萬物之情狀,而下筆殊形”,此處“下筆”與“毫素”形成語義呼應。唐代杜甫《飲中八仙歌》更以“揮毫落紙如雲煙”強化了該意象的文學象征性。

  4. 現代語義定位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收錄該詞為書面語詞彙,釋義為“筆和紙,借指文章或書信”,多用于典雅文體中。例如“傾吐胸臆于毫素之間”等表述仍存于學術性散文創作。

網絡擴展解釋

“毫素”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指書寫工具
    原指毛筆和作字畫用的白色細絹,後泛指紙筆等書寫材料。例如:“淚沾毫素不成篇”,這裡的“毫素”代指書寫載體,表達情感難以落筆成文。

  2. 引申為文字作品
    可指文章、書信等書面表達形式。如“殚精于毫素”,意為傾注心血于寫作;明代張居正也曾用其指代文學創作。


二、詞源與用法


三、總結

“毫素”從具體書寫工具發展為抽象的文字表達,兼具物質與精神雙重内涵,常見于文學作品中。如需更多例證,可參考(查字典)和(百度百科)的詳細解析。

别人正在浏覽...

哀梨保生草菴懘籥遞獻凡愦繁數該歪膏肓告老在家供備共為唇齒乖沴貴裡貴豔滾子過人漢史好日褐蓋環旋戋餘監州揪痧決水克剪髡剔蘭署連家店立櫃理具菱芡流莺漏略落瓠美諡蒙師門中鵬翥貧陋輕財敬士岐蒐七子八婿曲畏人籍肉顫心驚肉好如石投水三反四覆煞場擡筐彈射恌易投獻土圍子萬機誣賴無線電相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