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毛筆和寫字作畫用的白色細絹。後泛稱紙筆。《文選·陸機<文賦>》:“紛威蕤以馺遝,唯毫素之所拟。” 李善 注:“毫,筆也……書縑曰素。” 宋 秦觀 《陳用之學士挽詞》:“願寫此情歌挽者,淚霑毫素不成篇。” 金松岑 《文學上之美術觀》:“故夫肺臟欲鳴,言詞斯發,運之煙墨,被之毫素者,人心之美感,發於不自已者也。”
(2).指文章,書信。 明 張居正 《<雲海子>序》:“即古巖穴之士,殫精神於毫素者,有不以窮約自發憤者哉!” 葉聖陶 《倪煥之》十七:“合并以後,昕夕相親,靈心永通,無煩毫素。”
“毫素”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詳細解釋:
指書寫工具
原指毛筆和作字畫用的白色細絹,後泛指紙筆等書寫材料。例如:“淚沾毫素不成篇”,這裡的“毫素”代指書寫載體,表達情感難以落筆成文。
引申為文字作品
可指文章、書信等書面表達形式。如“殚精于毫素”,意為傾注心血于寫作;明代張居正也曾用其指代文學創作。
“毫素”從具體書寫工具發展為抽象的文字表達,兼具物質與精神雙重内涵,常見于文學作品中。如需更多例證,可參考(查字典)和(百度百科)的詳細解析。
毫素是一個漢字詞語,具有以下幾種含義:
1. 指最細小的顆粒或物質:像毫素一樣微小。
2. 比喻微小的事物或細微的變化。
3. 形容價值很高的物品。
毫素的部首是每(měi),筆畫數為10。
毫素的字形與現代漢字中的表示一緻,沒有繁體字形。
在古代,毫素的寫法與現代一樣,沒有明顯的變化。
1. 這個寶石如同毫素一般閃耀。
2. 老師對學生的進步寸步不離,關注着每一個毫素的變化。
3. 這幅畫的價值可不僅僅是毫素般微小。
毫素化、毫素級、微小如毫素
微小、細微、微細
巨大、顯著、明顯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