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漢史的意思、漢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漢史的解釋

指《東觀漢記》。亦泛指 漢 代史書。《後漢書·蔡邕傳》:“收付廷尉治罪, 邕 陳辭謝,乞黥首刖足,繼成 漢 史。” 唐 盧綸 《和常舍人晚秋集賢院即事》:“ 汲 書 荀勗 定, 漢 史 蔡邕 專。” 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上·結構》:“歷朝文字之盛,其名各有所歸, 漢 史、 唐 詩、 宋 文、 元 曲,此世人口頭語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漢史”是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含義和解釋:

一、基本定義
“漢史”廣義上指記載漢朝(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曆史的史書,狹義特指《東觀漢記》。它也可泛指漢代各類官方或私人編纂的史籍,涵蓋西漢、東漢及王莽新朝的曆史事件、政治制度、文化發展等内容。

二、具體指代

  1. 核心史書
    • 《漢書》:東漢班固所著,記錄西漢曆史,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
    • 《後漢書》:南朝範晔編纂,記載東漢曆史,與《史記》《漢書》《三國志》并稱“前四史”。
    • 《東觀漢記》:東漢官方修撰的編年體史書,為早期漢史重要文獻,後散佚。

三、曆史與文化地位
漢史不僅是研究漢代的重要資料,還反映了古代史學的編纂傳統。例如,蔡邕曾因續修漢史獲罪,可見其政治敏感性。唐代盧綸詩句“漢史蔡邕專”也印證了漢史在文學中的引用。

四、擴展說明
漢朝分為西漢(定都長安)和東漢(定都洛陽),中間經曆王莽新朝。漢史的記載範圍通常涵蓋這三個階段,涉及經濟、軍事、外交等多領域。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史書内容或曆史事件,可參考《漢書》《後漢書》原文或權威曆史研究著作。

網絡擴展解釋二

《漢史》的意思

《漢史》是指記錄中國漢朝曆史的一本書籍,通常指的是西漢朝史和東漢朝史的紀傳體著作《漢書》。

《漢史》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漢史》的拆分部首是水,即水部首。漢字《漢史》的總筆畫數為9畫。

《漢史》的來源

《漢史》是由東漢朝實際執筆的曆史學家班固完成的,該書是西漢史和東漢史的綜合性紀傳體史書。它是中國曆史學中的重要典籍之一,對研究漢朝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漢史》的繁體

《漢史》的繁體為「漢史」。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有些漢字的形狀在演變過程中發生了變化,但基本的形态結構和字義常常保持不變。漢字的書寫方式也有一些變化,例如古代使用筆劃比較繁瑣,而現代漢字的書寫則更加簡化。

《漢史》的例句

以下是一個使用《漢史》的例句:

我昨天晚上看了一本《漢史》,對于漢朝的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組詞

與《漢史》相關的組詞有:

漢朝、漢學、漢字、漢文化、曆史研究、史書

近義詞

《漢史》的近義詞有:

《漢書》、《漢代史》、《漢朝史》

反義詞

《漢史》的反義詞為:

其他朝代的曆史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