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比喻樂音洪潤悅耳。《禮記·樂記》:“寬裕肉好,順成和動之音作,而民慈愛。”《史記·樂書》引此文, 司馬貞 索隱引 三國 魏 王肅 曰:“肉好,言音之洪潤。” 陳澔 集說:“此言肉好,則以璧喻樂音之圓瑩通滑耳。” 清 錢謙益 《<徐季重詩稿>序》:“何謂 夏 聲?寬裕肉好,順成和動之音是也。” 康有為 《<味梨集>序》:“爰暨晚 唐 ,合三五七言古律,增加附益,肉好眇曼,音節泠泠,俯仰進退,皆中乎《桑林》之舞,《經首》之會。”
(2).古代圓形玉器和錢币等的邊和孔。肉,邊;好,中間的孔。《爾雅·釋器》:“肉倍好謂之璧,好倍肉謂之瑗,肉好若一謂之環。”《漢書·食貨志下》:“﹝ 周景王 ﹞卒鑄大錢,文曰‘寶貨’,肉好皆有周郭。” 宋 梅堯臣 《飲劉原甫家原甫懷二古錢勸酒》詩:“精銅不蠹蝕,肉好鉤婉全。” 明 王廷相 《雅述》下篇:“日久法弛,貪利之徒,私自鼓鑄,或鉛鐵僞為,甚至輕薄不成肉好、周郭、文字之制。” 清 易本烺 《雲杜故事》:“ 項墨池 家白玉觥,是 漢 代物。其形如斝,三足有蓋。足蓋上并刻鬼面,旁有環,肉好停勻。” 潛魚 《“國寶”逸聞》:“萬紫千紅的我國古泉苑中,‘國寶金匮直萬’堪稱名馳中外的奇葩。 清 代 李佐賢 《古泉彙》最先著錄一枚殘品,近似方孔圓錢,面背肉好周郭,篆書直讀‘國寶金匮’。”
“肉好”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主要分為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兩類用法:
形容樂音洪潤悅耳
指代玉器、錢币的形制
建議進一步查閱《漢語大詞典》或《說文解字注》等工具書獲取更系統的詞源演變信息。
肉好是一個常用的詞語,在口語中通常表示食欲旺盛、喜歡吃肉的意思。也可以用來形容肉類煮熟後的口感鮮嫩美味。
肉好的拆分部首為⺼和女,其中⺼是肉字的偏旁部首,女則是好字的部首。肉好總計有10畫。
肉好的來源相對較簡單。肉字即是代表肉類的意思,而好字在此處表示喜歡的意思。結合在一起,肉好表示喜歡吃肉。
繁體字中,肉好仍然保持了相同的意思和用法。
在古代漢字中,肉字曾有一些變體寫法,例如「⺼乃」、「⺼月」等。而好字在古代寫法上也有所不同,如「孝」、「古+小」等。
1. 他真是個肉好,看到美味的肉菜就食指大動。
2. 這道菜烹饪得非常棒,肉好,鮮嫩多汁。
肥肉、瘦肉、羊肉、牛肉、豬肉、烤肉等。
愛肉、愛吃肉、肉食。
素食、吃素。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