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比喻樂音洪潤悅耳。《禮記·樂記》:“寬裕肉好,順成和動之音作,而民慈愛。”《史記·樂書》引此文, 司馬貞 索隱引 三國 魏 王肅 曰:“肉好,言音之洪潤。” 陳澔 集說:“此言肉好,則以璧喻樂音之圓瑩通滑耳。” 清 錢謙益 《<徐季重詩稿>序》:“何謂 夏 聲?寬裕肉好,順成和動之音是也。” 康有為 《<味梨集>序》:“爰暨晚 唐 ,合三五七言古律,增加附益,肉好眇曼,音節泠泠,俯仰進退,皆中乎《桑林》之舞,《經首》之會。”
(2).古代圓形玉器和錢币等的邊和孔。肉,邊;好,中間的孔。《爾雅·釋器》:“肉倍好謂之璧,好倍肉謂之瑗,肉好若一謂之環。”《漢書·食貨志下》:“﹝ 周景王 ﹞卒鑄大錢,文曰‘寶貨’,肉好皆有周郭。” 宋 梅堯臣 《飲劉原甫家原甫懷二古錢勸酒》詩:“精銅不蠹蝕,肉好鉤婉全。” 明 王廷相 《雅述》下篇:“日久法弛,貪利之徒,私自鼓鑄,或鉛鐵僞為,甚至輕薄不成肉好、周郭、文字之制。” 清 易本烺 《雲杜故事》:“ 項墨池 家白玉觥,是 漢 代物。其形如斝,三足有蓋。足蓋上并刻鬼面,旁有環,肉好停勻。” 潛魚 《“國寶”逸聞》:“萬紫千紅的我國古泉苑中,‘國寶金匮直萬’堪稱名馳中外的奇葩。 清 代 李佐賢 《古泉彙》最先著錄一枚殘品,近似方孔圓錢,面背肉好周郭,篆書直讀‘國寶金匮’。”
“肉好”是漢語中的一個古語詞,具有特定的專業含義,主要出現在古代器物(如玉器、錢币)的描述中。其具體釋義如下:
指玉璧或玉環的實體部分與孔洞的稱謂:
《周禮·考工記》載:“璧羨度尺,好三寸以為度。”鄭玄注:“好,璧孔也;肉,邊也。”
《爾雅·釋器》亦明确:“肉倍好謂之璧,好倍肉謂之瑗,肉好若一謂之環。”
指圓形方孔錢的邊緣與孔洞:
《漢書·食貨志》記載:“錢圜函方……肉好皆有周郭。”顔師古注:“肉,錢形;好,孔也。”
此術語在曆代錢譜(如《泉志》)中沿用,用于描述錢币的鑄造質量(如“肉好周廓”表示邊緣與孔洞規整清晰)。
“肉好”屬專業古語,現代漢語極少使用,僅見于文物鑒定、考古文獻及古籍研究領域。其核心概念始終圍繞“實體部分”(肉)與“孔洞部分”(好)的對應關系,體現了古代工匠對器物形制的精準描述。
參考資料:
“肉好”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主要分為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兩類用法:
形容樂音洪潤悅耳
指代玉器、錢币的形制
建議進一步查閱《漢語大詞典》或《說文解字注》等工具書獲取更系統的詞源演變信息。
逼輸布縷長名大程打唿哨戴匡鵰剿東箭南金餓死事小,失節事大法蘭西枋榆肥衍非雲封鎖浮惰腐脅疾工廠共總犷健含哀侯道減賈踐曆嘉議诘诎濟濟蕩蕩浄業兢莊激衷訣語駿異寇患擴展老很辣臊邏吏芒芋毛摯猛獸默語内豎毆撾牆闆錢資齊步走七十二行熱力學第二定律審幹申嚴書箱潭湫鐵布亭子慰睯為理霞帶峽路先兒仙人棗欣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