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貧窮寒賤。《呂氏春秋·下賢》“所朝於窮巷之中甕牖之下者七十人” 漢 高誘 注:“甕牖,以破甕蔽牖,言貧陋也。”《南史·徐羨之傳》:“初 武帝 微時,貧陋過甚,嘗自往 新洲 伐荻,有納布衣襖等,皆是 敬皇後 手自作。” 宋 陸遊 《自述》詩:“藜藿安貧陋,柴荊俯莽蒼。” 元 姚燧 《中奉大夫趙公墓志銘》:“公上言: 山西 回遠京師,且無大家民女,貧陋無有可充椒房下陳,徒生民心。”
“貧陋”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詳細解釋:
“貧陋”一詞承載了物質匮乏與社會地位低下的雙重含義,常見于古籍中描述個人或家庭境況。需注意與“窮陋”在語義上的細微差異。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典》或《呂氏春秋》相關注釋。
“貧陋”是一個形容詞,用來描述物品或環境質量低劣,簡陋不堪,不舒適或低級的狀态。
“貧陋”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貝”字部首,右邊是“阝”字部首。總共有12個筆畫。
“貧陋”一詞源于古代漢語,最初的含義是“貧窮”和“陋巷”等,後來又演變為形容物品或環境質量差的意思。
在繁體字中,“貧陋”這個詞的寫法保持不變。
在古代漢字中,“貧陋”這個詞的寫法與現代相似,也是由貝字部首和阝字部首組成,隻是書寫風格可能有所不同。
1. 我們住的小鎮非常貧陋,幾乎沒有任何現代化設施。
2. 這間房子的條件太貧陋了,不適合居住。
1. 貧陋的:形容詞,表示物品或環境質量差的。
2. 貧陋處:名詞,指貧窮的地方。
3. 貧陋屋:名詞,指簡陋的住宅。
1. 簡陋:形容物品或環境條件差,質量低劣。
2. 粗糙:形容物品制作粗糙,不精細。
富饒:形容物品或環境豐富,質量高,舒適。
豪華:形容物品或環境奢華,質量高,高檔。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