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岐陽之蒐 ”。
“岐蒐”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qí sōu(注音:ㄑㄧˊ ㄙㄡ),其含義與曆史典故相關。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岐蒐”是“岐陽之蒐”的簡稱,指周成王在岐山南面舉行的一次大規模狩獵活動。
曆史背景
周成王是西周第二位君主,此次狩獵可能兼具政治象征與軍事訓練的雙重意義。岐山作為周王朝的根基之地,此類活動或為彰顯王權、鞏固統治。
《岐蒐》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其中“岐”是指道路的岔路口, “蒐”是指收集、搜集的意思。結合在一起,意思就是在岔路口尋找、搜索。
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山”和“艹”,而總筆畫數為17畫。
“岐蒐”這個詞來源于古代,出自《尚書•虞诰》:“深蒐德行,答問岐阻。”意思是要深入搜集人們的德行,回答各種岔路口的問題。後來,這個詞逐漸衍化為尋找、搜索的意思。
在繁體字中,“岐蒐”的寫法是「岐蒐」。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較為繁複,字形有所差異。在古代的金文、篆文和楷書中,字形可能會有一些變化,但整體上字的結構與現代漢字相似。
以下是一些使用“岐蒐”這個詞的例句:
以下是一些與“岐蒐”相關的其他詞語:
組詞:岐路、蒐集、蒐尋、岐點
近義詞:探索、尋找、搜索、追尋
反義詞:固守、死守、不動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