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決水的意思、決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決水的解釋

(1).謂河堤決口。《管子·度地》:“樹以荊棘以固其地,襍以柏楊以備決水。”

(2).謂掘堤或開閘放水。《戰國策·趙策一》:“日夜期殺守堤之吏,而決水灌 智伯 軍。”《後漢書·光武帝紀上》:“ 赤眉 今在 河東 ,但決水灌之,百萬之衆,可使為魚。”《唐律疏議·斷獄·拷囚限滿不首》:“若被人決水入家,放火燒宅之類,家人及親屬言告者,亦不反拷告人。”

(3).水名。源出 河南省 商城縣 之 牛山 ,名 牛山河 。東北流經 固始縣 東南,名 史河 。又東至 安徽省 霍丘縣 界入 淮 。《漢書·地理志上》:“ 決水 北至 蓼 入 淮 。”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決水》:“ 決水 出 廬江 雩婁縣 南 大别山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決水”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需結合具體使用場景理解:

一、基本含義

  1. 河堤決口或人為放水
    指自然或人為導緻的水流沖破堤岸,如《管子·度地》提到“樹以荊棘以固其地,雜以柏楊以備決水”。曆史上常用于戰争策略,如《戰國策》記載通過決水淹沒敵軍。

  2. 水名(地理概念)
    指發源于河南省商城縣牛山的河流,東北流經固始縣稱史河,最終注入淮河。《漢書·地理志》及《水經注》均有記載。

二、法律術語
現代法律中,“決水罪”指故意制造水患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屬于危害公共安全犯罪,如《刑法》第114條規定的處罰條款。

三、其他引申解釋
部分資料提到“決水”作為成語,比喻堅定決心(如“勇往直前”),但此用法未見于權威古籍或法律文獻,可能為現代引申義。

該詞需結合上下文區分自然現象、地理名稱或法律行為,避免混淆。若需進一步了解某類含義,可參考對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決水

決水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多種意思。以下是對該詞的拆分、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詞彙的解釋。

拆分部首和筆畫

決水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冫”(水),右邊是“夆”(奉字頭)。拆分後的部首和筆畫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記憶這個詞的含義。

來源

決水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演變。它的形狀和結構暗示了“奉水”的含義。決水一詞起初常用于描述迎接水源或者供水的儀式。隨着時間的推移,該詞的含義逐漸擴展,涵蓋了更廣泛的概念和用途。

繁體

在繁體字中,決水的寫法與簡體字基本相同,隻是字形稍有差異。決水的繁體寫法為「決水」。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決水的形狀也經曆了一些變化。在早期的漢字書寫中,字形更加簡潔,體現了古人對水源的敬畏和依賴。然而,隨着漢字演變的過程,決水的寫法逐漸變得更加複雜,表達了更廣泛的涵義。

例句

以下是決水在句子中的使用示例:

  1. 明天我們決水歡迎新生。
  2. 他為村子決水做出了重要貢獻。
  3. 這個儀式是為了決水祈福。

組詞

與決水相關的組詞有:

  1. 決口:指河流突然決口,成為新的水道。
  2. 決堤:指河流的堤壩突然決裂,引發洪水。
  3. 決定:指明确地選擇或作出某種決策。

近義詞與反義詞

與決水的近義詞包括:

  1. 奉水:指供水或迎接水源的儀式。
  2. 接水:指取水或接收水源。

決水的反義詞是“閉水”,指封閉或限制水源的供給。

以上是對決水這個詞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詞彙的解釋。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