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illimeter of mercury] 壓強單位,等于在标準重力加速度下汞的密度為13.5951克/厘米 3 時1毫米高的汞柱所施加的壓強,也等于133.322387415帕斯卡,它比托略小,其差小于七百萬分之一——縮寫mmHg
“毫米汞柱”是醫學和物理學中常用的壓力計量單位,符號為mmHg,定義為在标準重力加速度(9.80665 m/s²)下,1毫米高的汞柱産生的壓強。該單位源于托裡拆利實驗中對大氣壓的早期測量,現主要用于血壓、眼壓等生理指标的描述。
定義與物理意義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1毫米汞柱等于133.322帕斯卡(Pa),其計算基于汞的密度(13.5951 g/cm³)與重力加速度的乘積。公式可表示為:
$$ P = h cdot rho cdot g $$
其中,h為汞柱高度,ρ為汞密度,g為重力加速度。
臨床應用
世界衛生組織(WHO)及中國《血壓測量指南》均将毫米汞柱列為血壓測量的标準單位,如正常血壓範圍為90-120 mmHg(收縮壓)和60-80 mmHg(舒張壓)。
國際單位制關聯
國際單位制(SI)中,壓力的标準單位為帕斯卡(Pa),但醫學領域因傳統習慣仍廣泛使用毫米汞柱。1 mmHg ≈ 133.322 Pa,兩者換算關系由國際計量局(BIPM)定義。
毫米汞柱(mmHg)是一種壓強單位,其定義和應用如下:
毫米汞柱是指用水銀柱高度的毫米數表示壓強值的單位。其原理源于托裡拆利實驗,通過汞柱産生的靜壓力與大氣壓力平衡,從而用汞柱高度度量壓強大小。
壓強計算公式為: $$ p = rho cdot g cdot h $$ 其中:
該單位源自17世紀托裡拆利實驗,通過汞柱高度首次量化了大氣壓強的概念。
如需更詳細數據(如不同溫度下的汞密度修正),可參考氣象學或物理實驗手冊。
白練裙拜問槟榔餔糟歠漓財取倉糧慘然不樂層構長差昌亡粗窺殿使砥兵頓卒多年生發刊放歹煩聒帆海風徽風貌風樹之悲符效蓋頭蓋腦函答衡短論長猴年馬月蝴蝶廳回漩見覩剪剪機府疾瘼荊阮涓滌絶命詞跨轶枯落蠻悍明朝冥行木吏牛齝讴頌疲勩淺短切痛侵抄青織授爵收執順心説項逃災避難托愛穩厚五君鹹感歇身稀裡花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