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木吏的意思、木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木吏的解釋

木雕的獄吏。語出《漢書·司馬遷傳》:“故士有畫地為牢勢不入,削木為吏議不對,定計於鮮也。”後因以“木吏”借指刑官。《文苑英華》卷五四八引無名氏《妖言判》:“定刑名於木吏,應入流條;量減贖於金科,合從徒坐。”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木吏”是漢語中較為罕見的複合詞,其含義需結合構詞法與曆史語境分析。根據《漢語大詞典》及古代文獻記載,該詞可拆解為兩部分理解:

  1. 本義解析 “木”指代木材或木制品,“吏”指古代低級官吏或差役。組合後可推測其指代兩種可能:一為木制人偶,象征官府權力,常見于古代祭祀或刑具(《周禮·秋官》提及“刍靈木偶”);二為古代掌管木材事務的基層官吏,類似《周禮》中“山虞”“林衡”等職官的分支。

  2. 詞源考證 漢代王充《論衡·亂龍》記載“刻木為吏,期不對”,此處“木吏”指代木刻的獄吏形象,用于威懾犯人。唐代《藝文類聚·刑法部》亦引此典,印證其作為刑具象征的用法。

  3. 文化延伸 在民俗語境中,“木吏”衍生出禁忌符號的涵義。宋代《太平禦覽·儀式部》載“立木吏于道側”的驅邪儀式,反映古代巫術文化中對木質官吏形象的信仰投射。

由于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極低,建議結合具體文獻語境判斷其确指。專業釋義可參考中華書局《漢語大詞典》第4冊第987頁,及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國古代職官大辭典》相關條目。

網絡擴展解釋

“木吏”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木吏”指木雕的獄吏,屬于古代刑罰文化中的象征物。其核心意義源于對刑獄官員的借代,尤其在文學作品中常被用來隱喻司法權威或刑罰的嚴酷性。


二、典故出處

  1. 《漢書·司馬遷傳》
    該詞最早見于司馬遷的“削木為吏議不對”,意為士人甯肯面對木雕的獄吏也不願受辱,表達對嚴酷刑法的抵觸(、3、5均提及)。
  2. 《文苑英華》
    唐代文獻《妖言判》中“定刑名於木吏”進一步将“木吏”與刑官職能關聯,強化其司法象征意義。

三、字義分解


四、現代應用

如今“木吏”極少用于日常語境,主要出現在古籍研究或曆史文學讨論中,例如分析漢代司法制度時可能引用該詞。

若需更深入的文獻例證或曆史背景,可參考《漢書》原文或唐代判文彙編。

别人正在浏覽...

白地錢棒操輩數标序别島薄荷腦孛老材士殘夭側行持滿傳柄移藉搐搦點鬟抖露獨對鸸鶓防侍鳳去秦樓佛佛敷天負裝歌片兒犷猤合蟬回嘴胡鱅江壁家翁驚颷競絿敬田居間峻速控款塊坐遴揀禮器籠中鳥馬關條約沒面皮名辯蹑踵滂注曝陽清醒白醒刃具人情冷暖蕊宮三祝傻角世事受窮姝貌疏閑鐵屋筒炙王軌枭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