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含元殿的意思、含元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含元殿的解釋

唐 宮殿名。 高宗 時所建,本名 蓬萊宮 。遺址在今 陝西省 西安市 。 唐 李華 曾作《含元殿賦》。參閱《新唐書·李華傳》。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含元殿是唐代長安城大明宮的核心建築,具有重要的曆史與建築價值,其解釋可從以下方面展開:

一、基本信息

含元殿始建于唐高宗龍朔三年(663年),原稱“蓬萊宮”,後更名,遺址位于今陝西省西安市。作為大明宮前朝區第一正殿,它是舉行外朝大典的場所,如皇帝登基、改元、大赦等重大儀式。

二、建築特征

  1. 地理位置:位于龍首原南沿,地勢高敞,殿基高出地面15.6米,可俯瞰長安城,王維曾以“九天阊阖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形容其恢宏氣勢。
  2. 結構布局:主殿面闊11間(長77米),進深5間(寬43米),兩側有翔鸾閣、栖鳳閣,以曲尺形廊庑連接,整體呈“凹”字形。殿前設龍尾道,以階梯與斜坡結合,鋪有花磚。

三、功能與曆史意義

四、相關文獻

唐代李華作《含元殿賦》記錄其建築細節,該賦被收錄于《新唐書·李華傳》。

如需進一步了解含元殿考古遺址或唐代宮廷制度,可參考權威曆史文獻或西安大明宮遺址博物館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含元殿》的意思

《含元殿》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古代寺廟中供奉神佛的殿堂。

《含元殿》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含元殿》由三個部首組成,分别是「口」、「元」和「殳」。它共有18個筆畫。

《含元殿》的來源

《含元殿》這個詞源于佛教寺廟的建築。在古代,含元殿是寺廟中最重要的殿堂,供奉佛祖和神明。這個詞的來源有兩個主要解釋,一說是因為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佛的傑作《含元藏經》,因此取名為「含元殿」;另一種解釋是因為佛教認為慈悲和智慧是佛法的兩個重要元素,所以稱佛殿為「含元殿」。

《含元殿》的繁體

《含元殿》的繁體字為「含元殿」。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與現在有所不同。《含元殿》在古代的寫法是「含元殿」。

《含元殿》的例句

1. 這座古寺中的含元殿供奉着一尊金身的佛像。

2. 公園裡的含元殿是遊客們品味文化的好地方。

《含元殿》的組詞

1. 五明含元殿

2. 含元殿供奉

3. 含元殿内

《含元殿》的近義詞

1. 佛堂

2. 供奉殿

3. 佛殿

《含元殿》的反義詞

1. 寺廟正門

2. 寺院廂房

3. 小殿宇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