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覆盆之冤的意思、覆盆之冤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覆盆之冤的解釋

形容無處申訴的冤枉(覆盆:翻過來放着的盆子,裡面陽光照不到)。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覆盆之冤

釋義

“覆盆之冤”指難以昭雪的冤屈,比喻黑暗籠罩、無法申訴的冤枉。其中“覆盆”字面意為倒扣的盆子,引申為不見天日、沉冤莫白的狀态。

出處與典故

該成語典出東晉葛洪《抱樸子·内篇·辨問》:「周孔自偶,不信仙道。日月有所不照,聖人有所不知,豈可以聖人所不為,便雲天下無仙!是責三光不照覆盆之内也。」後以“覆盆”喻指蒙冤難雪。清代蒲松齡《聊齋志異·冤獄》進一步強化此意:「覆盆之下多沉冤。」

用法解析

權威例句

  1. 《聊齋志異·胭脂》:「宿不任淩籍,遂以誣承。招成報上,鹹稱吳公之神……而覆盆之冤,甯有昭雪之日乎!」(描述無辜者屈打成招的冤案)
  2. 魯迅《且介亭雜文·關于中國的兩三件事》:「古人說‘覆盆之冤’,一有冤屈,總想盼到青天大老爺來昭雪。」(借古喻今批判司法黑暗)

參考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

“覆盆之冤”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為詳細解釋:

  1. 字面與引申義
    字面指“翻過來放置的盆子,陽光無法照入内部”()。引申為無處申訴的冤屈,比喻黑暗中的不公或難以昭雪的冤情。

  2. 出處與典故
    源自東晉葛洪《抱樸子·辨問》:“日月有所不照,聖人有所不知,豈可以聖人所不為,便雲天下無仙,是責三光不照覆盆之内也。”()以“覆盆”暗喻被遮蔽的真相,強調即便聖賢也有認知局限,無法洞察所有冤情。

  3. 用法與示例
    多作賓語,用于描述蒙受冤屈卻無法申訴的情境。
    例句:明代文獻記載“若不得大疏存此說,則覆盆之冤誰與雪之”(),意為若無人為其辯白,冤屈将永無昭雪之日。

  4. 近義詞

    • 不白之冤:指無法澄清的冤枉()。
    • 複盆難照:與“覆盆之冤”同源,強調冤情難以見天日。
  5. 使用場景
    適用于司法、曆史或文學語境,形容因證據不足、權力壓制等原因導緻的長期冤案,如古代冤獄或現代司法不公案例。

此成語通過生動的比喻,深刻反映了對正義難以伸張的無奈與控訴。

别人正在浏覽...

八國聯軍百緒棒子糊塗半上北芒貶殺帛子詞派怠緩大匠運斤雕航彫朽砥石黩劄飯甕佛藏富春秋伏魔大帝鲑泡豪氣未除讙驚胡枲結聯急急慌慌金霞畿驿埳室潦雨量數遴才離遣流辟鸾俦鳳侶娈婉邏輯性沒吃茶女尚書牌寳拍撫憑倚遷徙敲冰求火僑客起除毵毵淑惡宿恨肅慄坦摯挑腳窪池位秩武漢屋誅相從鹹濩纖影小照西漢夫人羲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