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雕缋的意思、雕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雕缋的解釋

(1).猶雕繪。雕刻繪飾。繢,通“ 繪 ”。 宋 司馬光 《務實》:“統紀不明,名器紊亂,而彫繢文物,修飾容貌,其於禮也,不亦遠乎!”

(2).喻工巧華美的辭藻。 宋 孔平仲 《續世說·文學》:“ 顔延年 問 鮑昭 己與 謝靈運 優劣。 昭 曰:‘ 謝 五言如初發芙蓉,自然可愛;君詩鋪錦列繡,亦彫繢滿眼。’”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雕缋(diāo huì)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豐富的文化内涵,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一、本義:雕刻與彩繪的工藝結合

指在器物或建築上同時運用雕刻與施彩的裝飾技法,強調工藝的精巧繁複。例如古代建築中的梁枋彩畫、漆器上的浮雕填彩等,均屬“雕缋”技藝的體現。這一用法凸顯中國傳統工藝中“工緻華麗”的審美追求,常見于對宮廷器物、寺廟裝飾的描述。

來源參考:漢語大詞典出版社《漢語大詞典》(第2版)第7卷,第128頁。

二、引申義:詩文的刻意修飾

引申為對文學作品語言的過度雕琢與辭藻堆砌,含一定貶義。如清代學者劉大櫆在《論文偶記》中批評:“雕缋滿眼,而實義浸微”,強調華麗形式可能掩蓋内容實質。此義常見于古代文論,用以警示創作中形式與内容的平衡。

來源參考: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中對六朝骈文“雕缋绮麗”風格的評析(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112頁)。

詞源考據

“雕缋”最早見于《文心雕龍·情采》,劉勰以“雕缋滿眼”形容過分追求辭采的文風。其中“雕”指刻镂,“缋”通“繪”,二字結合既反映工藝技法,亦暗喻文學修飾的具象化表達。

來源參考:周振甫《文心雕龍注釋》(中華書局,1986年)對《情采》篇的注解。

現代使用語境

當代語境中,“雕缋”多用于學術讨論或藝術批評,如評價傳統工藝的“雕缋精巧”(中國工藝美術協會《中國漆器藝術》),或批評文學創作“流于雕缋”(《文學評論》2020年第3期)。其貶義用法漸趨弱化,更側重客觀描述裝飾性特征。

來源參考: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第306頁對“雕缋”的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

“雕缋”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為diāo huì,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1. 雕刻繪飾
    原指器物或建築上的雕刻與彩繪裝飾,其中“缋”通“繪”,強調工藝的精細與華美。例如宋代司馬光在《務實》中批評過度裝飾時提到:“統紀不明,名器紊亂,而雕缋文物,修飾容貌,其於禮也,不亦遠乎!”,意指過分追求外在雕琢反而背離禮的本質。

  2. 喻指華美的文辭
    引申為文學作品或語言中辭藻的工巧華麗,常用于形容文章風格繁複鋪陳。如宋代文獻中對比謝靈運與顔延年的文風時,以“雕缋”形容後者注重修辭雕琢的特點。

補充說明:該詞在當代使用頻率較低,多出現于古典文獻或學術讨論中,需結合語境理解其褒貶傾向(如司馬光的引用帶有批判性)。

别人正在浏覽...

遨逸褊鵲草緑禅句潮頭塵抱穿青衣抱黑柱翠消紅減促醒段氏蕃輔衯衯覆雨翻雲告愬高雲歸謬法過奬裹脅汗竹紅鰕黃虀淡飯回熱鹄鑰奬券絞绡劫人禁黜擊甕蹶動橛頭船隽武口述盔甲老生子連補厘和利馬嶺嶙羅纓賣國猛虎添翼悶瞀滅親凝籍破甕千慮樵煙青華仙真慶延輕戰绻缱三劍三七使性掼氣屬茨淑慝四妃蘇門四學士文繡院晤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