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靈鹫的意思、靈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靈鹫的解釋

(1).山名。在古 印度 摩揭陀國 王舍城 之東北,梵名 耆闍崛 。山中多鹫,故名。或雲山形像鹫頭而得名。 如來 曾在此講《法華》等經,故佛教以為聖地。又簡稱 靈山 或 鹫峰 。《古詩類苑》卷一○二引 晉 廬山 諸道人《遊石門》詩序:“ 靈鷲 邈矣,荒途日隔。” 南朝 宋 謝靈運 《山居賦》:“欽鹿野之華苑,羨 靈鷲 之名山。”自注:“ 靈鷲山 ,説《般若法華》處。” 唐 劉禹錫 《送義舟師卻還黔南》詩:“常説 摩圍 似 靈鷲 ,卻将山屐上丹梯。” 清 譚嗣同 《怪石歌》:“不然 天竺 亡 靈鷲 ,月黑深林歗猨狖。”

(2).山名。即 浙江 杭州 西湖 的 飛來峰 。傳說由 印度 飛來。 宋 蘇轼 《祭柳子玉文》:“頃在 錢塘 ,惠然我覯,相從半歲,日飲醇酎,朝遊 南屏 ,莫宿 靈鷲 。” 金 元好問 《雲峽》詩:“飛堕不嫌 靈鷲 小,奇探已覺 太湖 空。” 清 厲鹗 《西林過滿月精舍》詩:“秋蟾圓幾夕, 靈鷲 約同登。”

(3).山名。在 廣東 曲江 北。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溱水》:“ 瀧水 又南歷 靈鷲山 。山本名 虎羣山 ,亦曰 虎市山 ,以虎多暴故也。 晉 義熙 中沙門釋僧 律 葺宇巖阿,猛虎遠跡,蓋 律 仁感所緻,因改曰 靈鷲山 。”

(4).山名。在 江西 上饒 東南。一名 靈山 。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江西三·廣信府》:“ 靈山 ,府西北六十裡,一名 靈鷲山 。道書第三十三福地,實郡之鎮山也。”

(5).峰名。在 山西 五台山 中台 之東南,亦稱 菩薩頂 。峰有 真容院 ,黃教喇嘛 劄薩克 居此。 清 陳夢雷 《拟遊五台山不果》詩:“勢控 太行 蟠巨鎮,派分 靈鷲 落曇花。”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靈鹫是漢語中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詞源與字面釋義

"靈鹫"由"靈"(神秘、神聖)與"鹫"(猛禽)組合構成,本義指代具有神異色彩的鹫鳥。古代文獻《山海經》中已有"靈鹫銜火精"的記載(《漢語大詞典》第12冊),體現原始神話意象。

二、佛教聖山特指

在佛教語境中專指"靈鹫山"(梵文Gṛdhrakūṭa),位于古印度摩揭陀國,系釋迦牟尼宣講《法華經》《無量壽經》的聖地。唐代玄奘《大唐西域記》卷九載:"姞栗陀羅矩吒山,唐言鹫峰,接北山之陽,孤标特起,既栖鹫鳥,又類高台"(大正藏第51冊),印證其地理特征與宗教地位。

三、文學意象延伸

文人創作中常将靈鹫山比作佛國淨土,如白居易《題靈隱寺》雲"遙想吾師行道處,天香桂子落紛紛",蘇轼《贈上天竺辯才師》"南北一山門,上下兩天竺。中有老法師,瘦長如鹫鹫"(《蘇轼詩集》卷十),均以靈鹫象征佛法莊嚴。明清時期"靈鹫"更演變為寺院代稱,北京西山靈光寺現存"佛牙舍利塔"即承此命名傳統。

網絡擴展解釋

“靈鹫”一詞主要有以下含義:

  1. 佛教聖地(核心含義)
    指古印度摩揭陀國王舍城東北的耆闍崛山(梵文Gṛdhrakūṭa),因山形似鹫頭或山中多鹫而得名。這裡是釋迦牟尼講《法華經》等重要經典的聖地,佛教文獻中常簡稱為“靈山”或“鹫峰”。

  2. 中國杭州飛來峰的别稱
    傳說西湖飛來峰是從印度靈鹫山飛來,宋代蘇轼在詩文中曾提及此典故。

  3. 其他衍生指代

    • 廣東曲江亦有山名“靈鹫”,但記載較少。
    • 文學作品中常借指佛門聖地或幽深之境,如謝靈運《山居賦》以“靈鹫”喻名山。

補充說明

可通過古籍《法華經》或佛教史進一步了解其宗教意義,詩詞文獻(如蘇轼作品)則體現文化意象的延伸。

别人正在浏覽...

暗對巴兒思保固軷壤背肐拉子本妻标柱冰刃側理充澤雠覆辭活從惡如崩麤蕤大水沖了龍王廟等陣東郭之疇風湖子高消費給輸宮府宮外孕國律孤窮黑天墨地宏圖大志剪剪借胎課材匮不足枯籬拉腳廊飡鳥網泥洹佞色牽鈎秦貨囚奴孺年上請深奸巨滑折旋石堠壽幛說地談天說短論長四近洮沬推求吞摟讬載土星望火樓枉直午季顯妣香荔洩洪寫經換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