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親征的意思、親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親征的解釋

[go on an expedition by the emperor himself] 最高統帥親自出征

詳細解釋

謂帝王親自出征。《書·甘誓》“ 啟 與 有扈 戰于 甘 之野作《甘誓》” 唐 孔穎達 疏:“ 夏王 啟 之時,諸侯 有扈氏 叛王命,率衆親征之。” 宋 葉適 《息虛論一·親征》:“何謂‘親征’?天下方有事,君臣不得安寧,以身鬭於兵革,夷傷危苦而後定,蓋常事耳。”《續資治通鑒·宋甯宗嘉定十二年》:“西域殺 蒙古 使者, 蒙古 主親征,取 譌答喇城 ,擒其酋 哈隻爾隻蘭圖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親征”是一個曆史軍事術語,指帝王親自率軍出征。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拼音:qīn zhēng
結構:“親”指親自,“征”指出征,合意為最高統治者(如帝王)親自參與軍事行動。這一用法最早可追溯至《尚書·甘誓》中夏王啟對有扈氏的讨伐。

二、曆史背景與用例

  1. 古代文獻記載

    • 如《三國志》提到孫權因懼怕曹操親征而舉國備戰。
    • 宋代葉適在《息虛論一·親征》中強調,親征是君主在國家危難時身先士卒的“常事”。
  2. 典型曆史事件

    • 北宋澶淵之盟前,寇準力谏宋真宗禦駕親征,最終穩定局勢。
    • 蒙古帝國時期,成吉思汗曾因西域殺害使者而親征,攻占訛答剌城。

三、相關擴展

四、現代延伸

現代語境中,“親征”可比喻領導人親自處理重大事務,如企業CEO親自參與關鍵項目談判,但此用法需結合語境理解。

如需更多曆史案例或語義演變分析,可參考文獻《尚書》《三國志》等原始史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親征》的意思

《親征》是一個動詞詞組,表示親自率領軍隊出征。

拆分部首和筆畫

《親征》的兩個字的拆分部首分别為《亠》和《彳》,拼音分别為tóu和chì。

《親征》的筆畫數分别為《亠》(二畫)和《彳》(八畫)。

來源與繁體

《親征》一詞源于古代漢語,其簡體字為“親征”,繁體字為“親征”。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漢字《親》有時候會寫為“親”,《征》也有時候會寫為“徵”。

例句

1. 他親征南方,希望能夠平定叛亂。

2. 國王決定親自親征,以顯示對敵人的強硬态度。

組詞

1. 親兵

2. 親曆

3. 親戚

4. 征服

5. 征讨

近義詞

出征、親率、親自出征

反義詞

留守、不出征、退兵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